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天津日报:抓好“四个协同” 降低区域物流成本

      2025-01-06       

《天津日报》2025年1月2日 第6版

本期嘉宾

刘伟华

天津大学运营与供应链

管理系主任、讲席教授

物流是连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的纽带,是畅通经济循环、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环节。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进一步降低区域内物流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记者就此采访了天津大学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系主任、讲席教授刘伟华。他认为,京津冀可从区域协同、产业协同、部门协同和供应链协同四方面入手,推动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物流产业协同发展跑出加速度,区域物流市场规模大幅增长。2023年,三地物流业增加值达5643.5亿元,较2014年增长近2000亿元;2023年全年货运总量达到344900万吨,较2014年增长超25000万吨。

特别是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物流网络的优化、数字物流的发展以及海关一体化举措的实施,京津冀地区的物流成本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为新时期京津冀加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提供了重要的方向与指南。刘伟华建议,区域协同、产业协同、部门协同和供应链协同应成为三地降低物流成本的“抓手”。

首先,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打破壁垒,是实现物流成本降低的首要任务。一是三地应建立更加紧密的协作机制,加强政策引导与协调,在物流园区建设、冷链物流发展、绿色物流推广等方面,统一标准、协同推进,形成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强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与配合,形成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三是要统筹引导集聚发展,加强工业集聚区物流功能整合,严格控制工业集聚区内企业自营物流用地,统筹规划集聚区物流服务体系;四是要促进物流信息共享与标准协同,建立京津冀地区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交换,提高物流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区域内的共享共用和标准协同,降低物流成本。

其次,产业协同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路径。一方面,三地应共同搭建制造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加强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提升制造业物流数智化水平,减少不必要的物流环节。这是因为,制造业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产品销售的全链条物流活动,其物流量巨大,涉及领域广泛。据统计,我国制造业物流成本占其总成本的比例约为20%至30%,成本下降空间较大。另一方面,三地应根据各自的产业特色和优势,合理规划物流园区、仓储设施等物流基础设施,减少物流节点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再次,政府部门的协同合作对于降低物流成本至关重要。京津冀应搭建跨部门物流协同机制,包括交通、商务、海关、市场监管、财政、税收等部门,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全社会物流降本中的重大问题。

最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和协同水平直接影响到京津冀社会物流成本的高低。一方面,三地应建立供应链协同管理机制,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通过构建供应链智慧共享平台与协作网络,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衔接和高效协同。另一方面,三地应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和资源共享,通过共同开发新产品、共建产能分享平台、共享物流资源等方式,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和提高其竞争力。

刘伟华表示,降低京津冀地区的社会物流成本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推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原文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5-01/02/content_143088_1708005.htm

(编辑 焦德芳 王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