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欧三栖考古文保工作经验国际交流会在天津大学海洋学院举行

      2024-12-05       

本站讯(海洋学院供稿)2024年11月29日下午,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在305会议室举行了“中欧三栖考古文保工作经验国际交流会”。此次会议不仅是海洋学院十周年院庆的亮点之一,也是加强中欧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海洋学院联合西北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研究院,邀请了意大利、法国和中国考古、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考古、海洋技术等领域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就水上水下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普及等内容进行交流,推动水下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

imageimage

本次交流会邀请了多位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数字考古、文化景观研究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实践经验。出席会议的嘉宾分别为意大利文化遗产部水下遗产局局长Barbara Davidde教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和布加勒斯特大学Anca-Cristina Dan、Alfred Vespremeanu-Stroe、Luminita Preoteasa教授、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张安民教授、中国科学院空天技术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心杨瑞霞教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空间人文与场所计算实验室骆宏鹏研究助理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温成浩副研究员。

会议从6个议题进行交流讨论,由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苏荣欣教授致欢迎辞,西北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研究院李韬老师主持。强调了海洋学院十年来在水下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成就,并期待此次会议能为相关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平台。

Barbara Davidde教授介绍了意大利在水下遗产保护方面的先进技术,特别是在MUSAS项目中开发的水下通信系统,重点研究坎帕尼亚和卡拉布里亚等地区的水下遗址保护与修复,帮助潜水员在深海中高效安全地探测水下遗址。

Anca-Cristina Dan教授重点介绍了多瑙河的历史与文化重要性,尤其是其作为边疆和交通路线的战略地位。她详细介绍了跨学科联合研究如何通过考古学、地质学等学科定位古代三角洲水下遗址,并阐述多瑙河三角洲的形成、演变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张安民教授展示了天津大学海洋学院研发的多功能水面舰艇,其集成3D扫描仪、磁力计等多种先进技术的舰艇,能够支持水下地形测量、考古研究等工作,极大提高了水下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工作的效率。

杨瑞霞教授以获中国竞彩网十大考古发现的郑州市巩义县双槐树遗址为例,介绍了如何利用环境考古技术研究遗址的景观和建筑布局。通过气候变化对景观演变的推动作用,数字化重建古代景观,展示了数字环境考古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揭示气候变化对遗址环境的深远影响。

骆宏鹏博士介绍了尼泊尔上木斯塘地区的文化景观研究进展,重点讲解了文化景观的研究框架和挑战,特别是如何通过多学科合作研究尼波河上游的文化遗址。

温成浩副研究员介绍了中罗联合的多布若瓦茨考古项目,涵盖文化传播、史前房屋重建、青铜时代文化传播等方面。他探讨了河南省仰韶文化与西方Tripodia文化的联系,并详细介绍了罗马尼亚遗址的考古发掘进展和青铜时代文物的发现。

此次会议不仅加强了中欧在水下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也为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十周年院庆增添了浓重的一笔。与会者一致表示,将继续推动跨学科合作与技术创新,力争在水下考古和遗产保护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通过此次经验交流,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将继续发挥其在海洋科学、数字化保护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全球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做出更大贡献。

编辑 焦德芳 常可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