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125周年】新华每日电讯:天津大学125年兴学强国路
2020-10-06
《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10月05日第03版
( 2020-10-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本报记者张建新、雷琨、宋瑞
国之上庠,渤海之旁。九河下梢之地,一座百年学府矗立于此。
2020年10月2日,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迎来了125岁生日。筚路蓝缕,负笈播火。125年间,天津大学见证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艰辛起步和凤凰涅槃。
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说:“天津大学在跨越三个世纪的历程中,上下求索、作育人才。回望百余年风雨历程,在各个历史时期,天津大学始终将自身发展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天大的办学历史就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任岁月涤荡,‘兴学强国’的初心始终不变。”
如今,天津大学用实干绘制蓝图,突破“卡脖子”的科技壁垒,在科教强国中勇担重担,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引领未来。
炮火中诞生,开启中国高等教育先河
1894年,甲午年,中日海战,黄海上的隆隆炮声和战败的屈辱震醒了中华睡狮。
救亡强国,清朝光绪皇帝发出《强国诏》,“当此创巨痛深之日”“图自强而弭祸患”,开始变法维新。
为响应光绪皇帝的诏旨,时任天津海关道的盛宣怀草拟了兴办新式大学的奏折,提出了“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伏查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的主张。
1895年10月2日,光绪皇帝朱批立案,北洋大学堂诞生,开启中国高等教育之先河。
西学为用。盛宣怀仿照哈佛大学的办学模式,在北洋大学堂设立全新综合型课程,选聘大批外籍教师,采用西方大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强国亟需的人才。
新的教育内容、新的培养方式、新的价值取向,北洋大学堂开启并引领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培育、播撒着“兴学强国”的火种,求索中华图强之路。
1900年,北洋学子王宠惠获得了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后来成为蜚声国内外的法学名家。华盛顿会议上,王宠惠先后提出“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案”“废除二十一条案”“废除势力范围案”,维护国家主权。1943年开罗会议,王宠惠在拟定开罗宣言过程中,与英方发生激烈辩论,为维护中国权益及奠定远东格局发挥了关键作用,促成会议公报明确规定“满洲、台湾、澎湖当然归还中国”,为战后中国顺利收回被占国土确立了国际法依据。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学为保存高等教育的火种纷纷西迁。时任校长李书田带领北洋大学师生迁至陕西,北洋大学成为西北联大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颠沛流离的烽火岁月中,北洋学子仍潜心苦读,夜里数百支蜡烛的烛光闪耀不熄,成就了校史中“七星灯火”的一段佳话。
不从纸上逞空谈,实地把中华改造
“悠长称历史,建设为同胞,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这首创作于1935年的天津大学校歌不仅被代代“天大人”传唱,更成为“天大人”的做事格言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革命先驱张太雷、“两弹一星”功臣吴自良、桥梁专家茅以升、化工专家侯德榜……一代又一代“天大人”将满腔热忱和毕生精力投入到国家建设当中。
“兴学强国”成为每一代天津大学学子与生俱来的使命。
1951年,18岁的贺焕然考入天津大学机电系学习。毕业多年后,他将珍藏几十年的一份厚厚的毕业设计手稿捐赠给天津大学校史馆。这份图纸和设计内容的手稿是在老校长史绍熙的指导下完成的。
贺焕然仍清楚地记得毕业答辩时史校长对自己的提问:“你认为现在内燃机发展的主力应集中在哪些类型的车上?”贺焕然说:“当时我的回答是轿车,可是史校长指正了我,他说,‘祖国正处在建设时期,我们更应该发展运输车’。”
“史校长的一番话让我常常谨记国家对自己的培养,时时砥砺自己要努力学习回馈社会。我想,这就是‘天大精神’。”贺焕然说。
走进新时代,天大人正用爱国奋斗书写使命担当。10619米,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由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和天津大学共同研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2台万米级“海燕-X”水下滑翔机再次刷新了此前由它自己保持的水下滑翔机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
连续工作时间最长、测量剖面最多、续航里程最远……创造众多“第一”的“海燕”,是服务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具体行动。
令人感慨的是,“海燕”研制成功,是团队成员们坚持坐了十几年“冷板凳”的心血结晶。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海燕”义无反顾地“向深海飞翔”。
守正创新,叩问未来
“这是一个呼唤创新的时代,也必将是一个创新者辈出的时代,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和呼唤创新。”在2020年秋季入学典礼上,金东寒为数千名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星辰大海、生物医药的科技前沿较量中总能看到“天大人”的身影。
在天津大学一间实验室,布满108个字符和符号的屏幕上,同样闪烁着智能创新之光。这款自主研发的脑-机交互芯片“脑语者”,可通过“意念”实现全世界最大指令集的“隔空打字”。
“‘脑语者’适用于特种医学、康复医学等智能应用领域,将使人类拥有‘第三只手’。”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副教授许敏鹏说。
2020年6月23日,随着第55颗北斗卫星发射任务01号指挥员尹相原铿锵的口令,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北斗三号“收官之星”飞向预定轨道,探索浩瀚宇宙。
2007年,尹相原从天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怀揣航天报国的理想来到祖国西南腹地的大凉山。工作至今,他历任总体装配系统指挥员、推进剂利用系统指挥员、低温动力系统指挥员及“01号”指挥员,参与了包括“嫦娥”“北斗”等重大工程的火箭发射任务。
“能与‘北斗’共成长,对我个人来说是非常幸运的,能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参与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付出再多汗水也是值得的。”尹相原说。
2016年,随着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由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负责设计研发的在轨脑-机交互及脑力负荷、视功能等神经工效测试系统也一同进入太空,开启首次太空脑-机交互实验。
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的藤蔓上,天津大学自主创新不断开花结果。
天津大学新校区中轴线上有一座“三问桥”,老校长张含英提笔写下的著名“三问”——“懂么?会么?敢吗?”,提醒着后来一代代“天大人”,求知无止境。
4公斤DNA能装下全世界数据吗,脑-机交互能否跑赢马斯克,工厂废气、汽车尾气是否有望成为未来的动力源……9月28日,“天津大学125个科学问题发布启动会”召开并发布了生命健康、环境科学与治理、能源材料、智能智慧、制造建造等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
“进入新时代,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说,国家的需要、人民的期待,就是天津大学努力的方向和动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既是目标,也是任务;既是责任,也是担当。
新华每日电讯:http://mrdx.cn/content/20201005/Page03DK.htm
(编辑 焦德芳 柴海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