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新闻 > 校训百年 > 正文

“实事求是”的校训历久弥新

      2015-06-06       

天津大学“实事求是”校训确立百年纪念大会

   本站讯 (记者 刘晓艳 摄影 王建泽)一百年前,当北洋大学的掌校人赵天麟将“实事求是”四个字确定为这所学校的校训,并将其“写入”校徽和校旗之时,他的希望是用“实事求是”的精神来管理这所学校、端正校风,给师生以警示。一百年的时光荏苒、岁月积淀,如今这四个字于这座学府来说,已镌刻入基因,流淌于血脉,外表于气质。

   201566,天津大学(前身北洋大学)纪念“实事求是”校训确立百年系列活动拉开帷幕。肇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大学,人们纪念“实事求是”的校训,也探索“实事求是”的新解。

它是双甲子北洋的精髓和灵魂

   尽管“实事求是”本身的历史很长,它来源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最初的含义是提倡实证的治学态度和方法。但百年前,20岁的北洋大学用它作为“校训”,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时代的折射。

   1914年,28岁的法学家、爱国教育家赵天麟执掌北洋。当时的北洋大学在时局动荡、民族风雨飘摇之际正探索中国本土大学的办学之路——这所学府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兴学强国的使命。作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除了欧美高校,“北洋”没有现成的办学经验可学。根据校史记载,担任校长不久后,年轻的赵天麟总结了北洋20年的办学历史,赋予了北洋“实事求是”的校训,以期劝勉师生、励精图治。而作为“实事求是”校训的提出者,在赵天麟的心中,“是”不仅是科学的真理,更是学生全面发展之“是”、中国教育发展之“是”,民族复兴之“是”,是探索更是追求。

   事实上,“实事求是”在天津大学的历史上早有痕迹。或许是巧合,北洋大学的创始人盛宣怀在自己的信札底稿中,经常用到一枚印章,篆书“实事求是”。

   赵天麟之后的北洋校长们,也常用“实事求是”的校训自勉励人。如,在原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原北洋大学校长张含英简朴的办公室内,就悬挂着一张简易的条幅,上面是他自己题写的四个大字“实事求是”。而最耐人寻味的,则是条幅上的“三问”:懂么?会么?敢么?  这“三问”与其说是张含英写给自己的,不如说,是从北洋大学到天津大学师生一直都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也是一直在努力追踪探索的问题。

它是天大人孜孜以求的真理

   历经百年沧桑,“实事求是”的校训过时了吗?在今天它又意味着什么?

   天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余贻鑫也在思索:“对于我们这些工程科技的师生们来说,今天的‘是’又是什么?”在他看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的交汇,国家对自主创新的期望之高前所未有。“实事求是”在当下就是要“一丝不苟”、“学风正派”、“品行端正”,而这之于科学研究来说,永不过时。

   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在今年3月撰写的一篇文章中同样也提出了“在这个‘唯改革创新者胜’的时代,如何真正理解‘实事求是’的内涵”的问题。在这位校长看来,“天大人的优点是实事求是,缺点是太实事求是”是他自己听到的对天大人最经典的评价。这句有褒有贬的评价,让他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在思考“实事求是”在天津大学的新解。

   “‘实事求是’一是淡泊名利、勤学苦干、踏实做事的敬业态度;二是尊重事实、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实践精神;三是兴学强国、达济天下、敢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实事求是’和‘创新’并不冲突,因为科技创新的基础便是实事求是,离开了实事求是,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李家俊给出的答案。

   天津大学不尚奢华,不慕浮云,踏踏实实,毕业生被人评价为“踏实”、“扎实”、“朴实”。很多校友在回忆自己母校给自己带来的财富的时候,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校训,把校训作为自己人生的标尺、为人做事的圭臬。

   天津大学的师生也正在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实事求是”:在学校今年制定的综合改革方案中,构建科技创新体系,鼓励创新创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关键词,目的则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将天津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好更快地转化为兴学强国的力量。

   岁月的洗礼使得“实事求是”的校训历久弥新。正如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在纪念大会上所说:“实事求是”是一种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还是一种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更是一种神圣的社会责任感、一种无私的高尚情怀,是一种诚实守信的人格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