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新闻 > 校庆故事 > 正文

【校庆故事】“最美图书馆”的理念与追求

      2015-11-23       

“最美图书馆”的理念与追求

——新校区图书馆的功能定位与空间开发简记

供稿 图书馆 图片 北洋光影

  

  912日,新校区图书馆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盛装亮相,旋即被师生、媒体誉为“最美图书馆”。

  “最美图书馆”的“美”,首先源于设计师的心血力作。新校区图书馆由我校著名校友、国家级设计大师周恺领衔设计。其基本的设计理念就是:“借鉴中国传统建筑以‘庭院’为中心的空间组织模式,力求营造一个现代校园精神中所强调的公共性与开放性的内聚型书院文化场所。”这句话又长又拗口,但当你看到新图书馆现代大气的玻璃幕外墙,再置身水光摇曳、含蓄端庄的图书馆内院,现代书院的意蕴必定是一目了然。李家俊校长曾几次讲过这样的故事:他听到一些对新馆设计方案的质疑意见,感到不放心。但周恺校友对校长讲:正因为是给母校做设计,他更要坚持自己的设计主张,必定是倾尽心力。

  “最美图书馆”的“美”,还归因于其功能的现代、全面、人性化。新馆设计启动之初,时任图书馆党总支书记聂玉敏带领工作小组,对现代图书馆发展趋势及功能模块、图书馆空间结构布局等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并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了细致的功能模块要求,为新校区图书馆前期设计、施工的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的基础。2013年下半年,随着新馆建设的快速推进,图书馆领导班子综合前期的调研成果,进一步明确了图书馆功能定位,提出要把图书馆建设成为“文献保障中心、自主学习空间、学术文化高地、创见交流园地”,使图书馆在“空间形象、文化内涵”诸方面成为学校的典雅名片,使图书馆成为承载读者故事的地方,建设国内一流的大学图书馆。

  “最美图书馆”的“美”,更源于精心细致的空间开发和功能实现。围绕前述定位和目标,图书馆组建了精干的工作团队,以“突出现代图书馆的空间服务属性、关注读者便利化和舒适化”为总指导,抓住家具选型这一主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二次创作”,工作过程丰富而紧张。

  “二次创作”最关键工作是对各功能区基本风格的设定:一层的电子阅览和24小时自习室要现代简洁,总服务台区要端庄大气,二三层的阅览区要厚重质朴,研究厢要简约时尚,四层的西文阅览区增加西式古典元素,各楼层的休闲共享空间在色彩、形制等方面要起到空间点缀……既要与建筑的风格协调呼应、又要考虑区域功能要求,更力求对建筑风格和区域功能有所拓展。

  “二次创作”最复杂工作是对各功能区家具选型和布局的细节安排:阅览椅的宽度选取40CM,阅览桌的电源面板从侧帮外侧改道内侧并缩进8 CM,是为了保证美观和读者便利;二三层休闲沙发分别选取橙红色和湛蓝色与米白色搭配,冷暖色调呼应,是为了丰富视觉层次,也调和所在楼层图书资源的意涵;书架间距取95-110CM,阅览桌间距选取270CM,保证了与照明和地插设计的充分衔接。书桌书架书墙的装饰线条、桌面屏风板的尺寸、学校标识在家具上的应用、不同功能区域的家具形制、材质、颜色的选择、高矮书架的搭配布局……林林总总,与厂商讨论、到现场踏勘,常常到近于“强迫症”的状态。

  “二次创作”最突出的工作是在原功能布局基础上开发了两个“文眼”——日新书斋和特藏与文库阅览区:日新书斋选取馆舍四层西北角,完全用家具隔离出一个空间,配以明式实木家具和中国文化典籍,开发出一个充满浓郁中国古典文化气息的学习研讨场所。通过书墙家具配置,拓展原来单一的特藏阅览为特藏、文库、捐赠图书三合一的分级式阅览管理空间,并增加了陈列展示功能。新的功能拓展还体现在对休闲共享和视像阅览空间的分型开发上。通过“二次创作”,原来相对单一的休闲共享空间变成了分布馆内的读者休息、交流讨论、舒适阅读、休闲小品等多样化空间;选取三层南区半开放的小空间创设了一个20座位的适宜读者个体或小团组进行视像阅览和学习的功能区块,满足读者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这些空间的开发和功能塑造,不仅使图书馆更富文化意蕴,也使得整个空间更加灵动起来,已成为新校区图书馆最受瞩目和欢迎的亮点。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不变的宗旨。随着各种服务设施设备和管理系统的陆续到位,新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将更加完备。专业、优质、高效的服务,才是“最美图书馆”之“美”的核心,图书馆人一直在为此持续努力着。

  (编辑 朱宝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