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迎新】天津大学2016年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2016-08-26
典礼在北洋园校区求实会堂隆重举行
典礼在卫津路校区体育馆同步举行
校领导在北洋园校区出席典礼
校领导在卫津路校区出席典礼
本站讯(记者 赵习钧 摄影 王建泽 赵习钧 学生记者 刘帅)2016年8月26日,天津大学2016年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在卫津路校区体育馆和北洋园校区求实会堂同步举行。今年,共有883名博士研究生和3930名硕士研究生考入天津大学,踏上了他们求学路上的新道路。党委书记刘建平、校长李家俊、副校长 冯亚青、副校长刘东志、总会计师古瑶、校长助理刘宁在北洋园校区出席典礼。常务副校长钟登华、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舒歌群、副校长余建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广平、校长助理张力新、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春有在卫津路校区出席开学典礼。各机关部处、学院(部)负责人,学生代表,2016级研究生及家属4000余人参加了典礼。典礼由党委副书记雷鸣主持。
李家俊在开学典礼上讲话
在热烈的掌声中,校长李家俊以《挚爱真善美 关切天地人》为题发表了讲话。他首先代表学校向4813名研究生新生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他说,冯骥才先生曾手书一副对联:“挚爱真善美,关切天地人。”这副对联是冯骥才先生追求的艺术理想和人生目标,同时也应成为学术研究的理想目标。他希望,能够以此激发同学们深入思考“为什么求学?求学要学什么?怎么去将求到的学问,应用到真善美中,应用到天地人上?”
李家俊认为,在研究生阶段,每位同学都应努力使自己具备宽广博学的知识水平、探幽入微的研究能力。与此同时,更要树立一种精神,即“实事求是”的校训精神,“兴学强国”的使命担当和在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不懈奋斗中所培育的“家国情怀”。
他鼓励广大新生,只有把“小我”与超越时代的“大我”联系在一起,与国家、时代、民族联系一起,才能在科学研究中体会“真善美”,造福“天地人”。
他同时强调,当今重大科学的发现越来越多地依靠多学科互相渗透和协同攻关。“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们要善于合作,协同创新,博取众长,发挥所长,既能兼收并蓄,更要融会贯通,实现从知识积累到知识创新的重要突破。
他在讲话中指出,科学的路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他希望同学们坚守信念,砥砺坚韧品格。学习爬山虎一样的坚韧品格,坐得了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更能经得住各种诱惑,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勇敢前行。他希望同学们聚焦未来,培养远见卓识。倾注智慧和力量,努力走到科学研究的最前端,为世界做出贡献。咬定目标,勤于耕耘,打造属于自己的原创性成果。他希望同学们勇敢担当,始终情怀家国,不忘“兴学强国”的历史使命,并以“实事求是”的校训精神努力践行,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耿延候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耿延候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回顾了四十年来国家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成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最为强劲的动力。他说:“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强国梦,同学们责任重大。随后,耿延候与研究生们交流、提出五点期望。
他在发言中告诫同学们:“首先要做一个勤奋的人。能把天赋发挥到极致。把工作和学习当成自己的事。其次,注重能力培养。多读、多想、多做,多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主动弥补自己的短板,完善知识结构。第三,持之以恒。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不要浅尝辄止,努力克服困难。第四,注重学习与思维方法的养成。培养科学而富有批判精神的思维方法,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不断进化完善。第五,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工作。让心中始终充满阳光、充满希望,从而克服各种困难与不如意,成就成功的人生。”
何迎东作为老生代表发言
管理与经济学部2014级博士生何迎东作为老生代表发言。他讲述了自己两年来师从何桢教授,在天津大学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合格博士生的心路历程,并介绍了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他说:“天津大学教会了我‘坚守’、‘坚持’和‘坚韧’的忠爱之道。”
此外,他还向师弟师妹们分享了自己关于科研的心得,鼓励他们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勇气和魄力,在不断的学习中培养感觉和兴趣,即使以后遇到困难,也要斗志昂扬迎难而上。
机械工程学院2016级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任旭阳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四年前,任旭阳迈进天大,开始了四年的本科学习与生活。四年后,他对天大满怀感恩,他说“感谢天大教我严谨,教我求实,教我能走向世界讲出天大声音。”他憧憬着未来的研究生生活,“研究生阶段,我将跟随王树新教授从事医疗机器人相关的研究。从医疗器械入手,提高手术水平,改善医疗环境,促进医患关系更好发展。”对于研究生的学业,他觉得做研究更多的是去探索,去做拓荒者发现未知的领域。
开学典礼在全体师生高唱校歌声中结束。2016级研究生作为新校区的第一批研究生开启了自己人生的新篇章,也开启了天大的新篇章。悠扬的歌声中,寄托着天津大学2016级研究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美好憧憬。(编辑 赵习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