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特稿】“纪念史绍熙诞辰100周年”专版
2016-09-15
真知灼见 历久弥新
——史绍熙办学思想简述
□ 天津大学原校长 吴詠诗
史绍熙校长自1951年起在天津大学就职,历任天津大学内燃机教研室主任、动力工程系主任、天津内燃机研究所所长、天津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热物理系主任、热能研究所所长、天津大学副校长、校长等职,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其办学思想,并勇担历史重任,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方针,在校内组织实行了一系列教育措施。历史证明,他的思想不惧时间火炼,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严谨治学 严格教学要求
天津大学前身为北洋大学,校风优良,人才辈出,以“双严治教”著称,即:“教师治学严谨,对学生教学要求严格。”史绍熙校长毕业于此,深承其风。
为改善“文革”拨乱反正不久后学校教学秩序松弛的状况,史校长于1982年把“双严治教”规定为天津大学治学方针和校风,卓有成效。1999年,天津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被教育部评为优秀水平,充分证明其办学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向综合性大学发展
天津大学在其前身北洋大学时期有理、工2个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调出了理科,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竞彩网各重点工科高校已普遍感到单办工科弊端明显。史绍熙指出,理工分校、文理分家不利于学生发展及现代化建设,而“综合化是现代科学发展的显著趋势”。
于是,他在天津大学率先改革了学科设置,先后建立了数、理、力、化等理科学系,外、文、社科等文科学系;并使管理工程学系发展成为管中国竞彩网,使天津大学迅速向以工科为主,兼有理、文、管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转型,促进了学校后来的顺利发展。
教学 科研 生产的一体化
史绍熙校长认为“教学、科研、生产的一体化”在加速人才培养、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等方面必将产生巨大作用,故积极倡导天津大学开展产、学、研结合。天津大学先后和十几个省市、几十个企业部门建立了产、学、研的合作关系,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其成果也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发展。
10余年来,各种形式产、学、研的结合在国内蓬勃发展,近年出现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更是这一发展的高级形式,这证明了史校长的远见卓识。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史绍熙校长主张我国高等教育应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他在几年内使天津大学先后与30多个国家进行了国际交往,并与国外1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使我校大受裨益。同时,他也强调了高等教育要结合我国实际,建立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点上。
如今,我国进入WTO,教育将国际化,更应明确该观点,立足实际、博采众长,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主张大学生开展勤工俭学
随着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的推行,1984年,天津大学的学生们展开了一系列勤工俭学活动,史校长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大学生自发兴起的勤工俭学活动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潮流,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在其引导和支持下,我校学生的科技服务活动蓬勃开展。
时至今日,这一办学思想仍生命力旺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进入WTO之后,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勤工俭学活动可使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适应新形势。
“哲人其萎,风范长存。”史校长的办学思想指引和激励着我们奋发进取,尽快将天津大学建设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本文写于2002年 有删减)
敬爱的父亲 您永存我们心中
□ 史绍熙子女:史君慧 史君浩
今年9月,我们敬爱的父亲史绍熙离开我们16年了。父亲的音容笑貌、伏案工作的身影,还有他对事业不懈追求的点点滴滴时时浮现在我们眼前,使我们觉得父亲并没有离开……
南北史绍熙 双星灿烂
1916年8月19日,父亲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官林义庄一个普通农家。他原名为史绍华,因家庭贫寒只能让一人升入中学,父亲借用他的双胞胎哥哥史绍熙的文凭报考,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无锡中学录取。从此史绍华改名为史绍熙,与其兄同名。1960年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中国竞彩网文教群英会,有两位代表同名、同姓、同龄、同貌,一位是我的父亲,另一位是我国著名的中等教育家,常州中学校长史绍熙。这对“双子星座”的故事,一时成为教育界的美谈。
赤诚热血报效祖国
父亲中学毕业后,看到当时贫弱的国家,认为只有工业强大才能振兴民族,为了实现工业救国的理想,他考入了北洋大学机械系。1939年,父亲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1945年他考取了公费赴英国留学,去曼彻斯特大学研究生院深造。他1949年7月毕业,成为我国第一位内燃机领域的博士生,此后在英国威尔士大学斯旺西学院任研究员。
1949年后,父亲决定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国效力。威尔士大学斯旺西学院想挽留他,劝他加入英国国籍,继续留在学院工作。他的博士生导师推荐他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作,但他坚决表示要辞职回国。终于,他在1951年回到祖国。父亲将全部精力都奉献给我国的教育与科研事业,培育了无数科技人才。他打破外国垄断,成功开发了全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制造的内燃机产品,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共和国科技丰碑与重大发明称号。
儿女心中的父亲
印象中,我们总能看到父亲忙碌的身影。他的台历和记事本上,总是密密麻麻记录着干不完的工作,每天、每周、每月的计划都安排得满满的。父亲很珍惜光阴,每次外出开会,都要带一些资料在火车上、飞机上及住宿的旅馆中继续研读。性格上,父亲心胸开阔,从不计较小事。在重大问题上,凡是他认为正确的,一定坚持,即使是在“文革”当中,他都能坚持原则。
父亲年轻时也有许多爱好,例如:集邮、京剧、拉二胡等,后来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再继续下去。文革期间,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日子里,他都保持着坚强的信念和乐观主义的态度。那时他带女儿出去买了一把二胡,记忆深刻的是他自拉自唱京剧“四郎探母”中的那段:“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唱出了他当时被迫停止工作接受批判审查后苦闷的心情。
生命的最后时刻
2000年春季体检,父亲肺部显示阴影,进一步检查,又发现了脾脏上的囊肿。4月底住院进行了手术。手术结果令人震惊:父亲身患一种很难治愈的病症。在此期间,父亲很乐观,还多次到他所创建的内燃机国家重点实验室,指导学生的科研工作。8月份,父亲的身体明显衰弱下去,病灶区也常常疼痛,再次住进了医院。父亲坐在桌前,一只胳膊挂着输液瓶,一只手还在赶写着参加国际会议的论文。
9月16日清晨,父亲的病情恶化,对守护在床边的医生和我们用力说道:“没有关系,我已经感觉好多了。” 而下午3点28分,父亲走了。我们体味着父亲的表情,也许,穿过时间的隧道,他看到自己又回到了童年生活过的江南水乡,回到了青年留学的泰晤士河畔,回到了辛勤工作50余年的天津大学,回到了所有热爱他、敬仰他的人们中间。
永远的怀念
当我们流着泪结束这篇献给父亲的文章时,目光不觉又落在父亲那张带着微笑的相片上,冥冥之中他依然在向我们传递那隔世的未了情。
父亲一生不懈追求的是他的事业,他在工作中得到了最大的快乐。父亲痴迷这一片科学的沃土,以毕生的精力,辛勤的耕耘,不断地探索与开拓。父亲一生追求真理,无私奉献,生活简朴,平易近人,并始终以乐观主义的态度对待人生,即使在生命垂危之际,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坚强信念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这一切都是留给我们儿女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它将永远伴随着我们。
生有涯而精神无境,父亲一生不懈地追求他的事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这种精神将会代代相传。敬爱的父亲将永远与他心爱的事业同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活在一切爱他、敬他、理解他的人们心中!
薪尽火传 卓识不朽
——怀念导师史绍熙
□ 姚春德
我的导师史绍熙先生如今已经离开我们16年了。斯人虽逝,其光辉思想却一直引领我在“内燃机节能减排和替代燃料”领域里攀登。
因久闻史先生“内燃机泰斗”的美名,1982年2月,我慕名来到天津大学攻读研究生。那年天大只招4个研究生,史先生已成为天大副校长,名下仅有2名研究生。
来到天大后,我除了上课学习就是到实验室观摩。一天,我看到一位学长做的课题是实现甲醇完全压燃,以使发动机能够应用纯甲醇作燃料。那时是上世纪80年代,石油危机引发了内燃机应用替代燃料研究的热潮。但后来石油供应缓和,甲醇作为替代燃料没有在全球广泛应用。我国那时还是石油出口国,并没有像西方国家在石油方面面临那样大的压力,但史先生目光远大,预见到石油将会成为我国能源安全方面一个重要掣肘,故在天大领导我们开展了甲醇的应用研究工作。
毕业后,我因多方面原因回家乡任教。8年后,我于1996年回校参加了史先生80寿诞活动。史先生专门找我深谈,告诉我国家重点实验室需要一支愿意投身于内燃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研究队伍,希望我能回学校工作。后来,在他的关心下,我作为“引进人才”回到天大工作。史先生年过80,为内燃机学科发展奋斗了一辈子,还记挂着他每个学生的成长,心系学科的发展,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回校后,我选定了替代燃料中的甲醇燃料作为研究方向。想起史先生曾指导学长做过柴油引燃甲醇的工作,即所谓化醇器或熏蒸法,我便针对这一方法存在的问题,带领学生用电子控制技术实现了冷启动用柴油,提高了冷启动性,工作过程中按要求适时调整甲醇与柴油比例,全面实现了甲醇在压燃式发动机上的应用,去年通过了专家鉴定,并获得国家专利发明优秀奖。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多种柴油机上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几十年来,史先生为内燃机学科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目光如炬,高屋建瓴,指导了内燃机领域相关研究。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他辛勤教导的心血。史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弟子的心中!(作者为天津大学教授)
史绍熙生平简介
史绍熙(1916.8.19 — 2000.9.16),江苏宜兴人,我国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燃烧学家、内燃机专家和教育家,我国内燃机专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一级教授,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天津大学校长。
史绍熙1939年毕业于北洋大学机械工程系,1949年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生院博士毕业;1951年回到天津大学任教,历任系主任、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校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8年被世界文化协会授予科学奖状;1990年被中科院授予荣誉勋章;1992年被国家科委聘请为首席科学家,领导开展国家攀登计划。
作为一名爱国主义者,史绍熙把毕生的精力全部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与教育事业。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几经辗转回国任教,在天大领导建立了内燃机专业,为我国内燃机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名科学家,他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台自由活塞式发动机-压气机联合装置,并发明了柴油机复合式燃烧系统,创办了《内燃机学报》《燃烧科学与技术》等学术刊物,并主编我国内燃机第一部大型工具书《内燃机设计手册》。他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包括各种奖项和荣誉称号、著作和国家专利。
作为一名校长,他提出将天大建成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方向,推行“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坚持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的发展战略,主张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提出“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的方针,积极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作为大学教授,他是我国首批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为国家培养了几代内燃机高级科技与教学人才。
追思严师史绍熙教授
□ 许斯都
在纪念史绍熙教授诞辰100周年之际,我无比感恩地追思恩师对我的培养和爱护。我1955年考入天大机械系,由于慕潘承孝、史绍熙、刘友钧这3位教授之名选择了就读内燃机专业。1958年,我有机会聆听到史先生亲临指导。后来,史先生给我们上《自由活塞发动机》专业课,我还特地用最好的笔记本记录听课的内容。1960年初史先生把我调到他指导的黄宜谅先生的研制自由活塞发动机项目组,并多次亲临指导。半年后,该项目研制成功,这成为史先生的一项重大成果,后来我帮助史先生将该研究的讲稿整理成书。
我成为史先生的研究生后,第一学年要学习基础课程,按要求阅读了大量文献和期刊,并做笔记和摘要。史先生对我的作业进行了认真的批阅,有时还和我就专业问题展开讨论。他还专门安排我到上海柴油机厂实习,锻炼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令我感动的是第二学年,他为我1个人开设了《燃烧学》课程,在第14教学楼二层的一个小房间里一对一地给我讲授。他和我在一张书桌两侧面对面地坐着,他的背后有一块小黑板。在他亲切的教导下,我专心地听讲和记着笔记。他当时身为系主任,又有许多科研工作和社会活动,还专门备课给我1人讲课,表明他对研究生教学的重视。这些情景历历在目,恩师这样的谆谆教导和培养令我终生难忘。
进入论文试验阶段,史先生为我选定了柴油机油膜燃烧理论研究的论文题目。我建议购买国内机型作为试验机代替原有的外国机型以便成功后在国内推广。我根据史先生的指导,设计出新的油膜燃烧系统,来代替原机的涡流室燃烧系统。史先生工作很忙,不能经常来实验室检查工作。于是他和我约定每天早上7点40分之前我到他家里,在他早餐时向他汇报前一天的试验情况和下一步要开展的工作。他边吃饭边和我讨论,并分析和指导一些问题。8点后他再骑车去上班,如遇到重大问题就约定时间在教研室一起研究讨论。通过这些亲密的接触和研讨,我从史先生那里学到了许多学科知识。史先生对研究工作要求特别严格,有时我也免不了要挨严厉的批评。史先生对工作的严格要求激励了我努力认真工作,追求最好的成果。在他的指导下,我的研究取得了成功,1963年《人民日报》报道了史先生据此提出的理论,很多柴油机厂都要求合作应用,该项目在1983年被授予国家发明二等奖。
史先生教学严格,他会制定计划并定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基础课阶段要求研究生大量积累本专业的知识。学习中,他亲自授课指导;试验时,他为学生创造良好条件;试验过程中,他严格检查问题,善于总结研究成果,认真批改毕业论文。正是因为他一贯治学严谨、重视研究生教学的工作,他所带的研究生取得的成就非常显著。后来我能担任各种要职都得益于此。他讲求科学、勇于开拓,发展壮大了天大的内燃机专业,将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天大和祖国的事业。
我感激史先生对我的培养,他的导师风范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作者为天津大学退休教授)
(编辑 李丹 本报刊载于2016年9月15日《天津大学报》第四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