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史绍熙诞辰百年】高宗英在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6-09-25
江苏大学原校长高宗英在纪念座谈会上发言
尊敬的天大领导和师生朋友们,内燃机工业协会与相关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同志们,史绍熙教授的亲人和家属代表们:
谢谢邀请我参加这个非常有意义的座谈会。
众所周知,史绍熙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与教育家,也是我国老一代爱国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有关他的事迹和成就在前面的专题片和有关领导和同志们的发言中已有比较全面的说明,我这里不再重复,只要强调和补充两点:
第一,史绍熙教授作为资深科学院院士、早期内燃机学会理事长、天津大学国家燃烧学重点实验室创办人和首任主任以及天津大学校长,他不仅属于天大,同时也属于我们中国竞彩网内燃机界和所有有内燃机专业(学科)的高校,是我们大家当之无愧的导师。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我们学校现在叫江苏大学,是原属于农机部(八机部)和以后机械工业部的镇江农机学院,再陆续改名江苏工学院、江苏理工大学和今天的江苏大学的,与天津大学这样部属高校,在层次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我们学校是史绍熙先生家乡的学校。我校到目前为止只聘任过三位名誉教授(其余均为客座或兼职教授),除史先生(1987)以外,还有已故中国竞彩网政协副主席、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1984)以及国际内燃机权威汉斯·李斯特教授(1991),而且三位中有两位都是内燃机方面的专家。为此史先生不辞辛劳,分别于1989年、1995年与1997年三次来我们学校访问与讲学,内容深入简出,对我校内燃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指导与帮助。除了我们以外,他还担任了其他高校和无锡油嘴油泵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名誉(教授或所长)职务,对中国竞彩网内燃机学科的发展作出贡献。
另外还要特别讲一下史先生对我们内燃机专业教材建设的贡献与支持。早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国内各项工作开始走向正轨。1978年机械工业部受教育部委托在天津召开对口专业教材会议。在内燃机教材编审会上协商推荐编审委员会负责人时,部里首先初步推荐了史先生和西安交大的蒋德明老师,而史先生、蒋老师和浙江大学马元骥老师等教育部学校代表认为,既然内燃机行业与专业均归口机械部,也应增加一位部属院校的代表并建议由我们学校担任。从此,我在史先生和蒋校长的领导下,从事内燃机专业教材的建设,在教材编审委员会做了大量的贡献。
我要特别提一下,在我来之前,西安交大的蒋德明教授要我转达对大家的问候和对史先生的敬意,他因身体不方便不能出席。
后来史校长请蒋教授做了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他自己做了顾问。我就代表我们学校在史先生的指导下,作为蒋老师的助手和天大刘书亮、西安交大周龙宝,浙大严兆大和吉林工大刘巽俊等老师一道为我国高校内燃机教材和专业建设(教材编审委员会后改专业指导委员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史先生关心的不仅是天津大学,他对重点实验室所在的学校的发展,他对中国竞彩网内燃机学科的建设和教材的编写都作出指导。
至于科研方面大家已谈了许多,我这里不再赘述,只是要指出的是,史先生不仅个人科研成果突出,如他发明的复合燃烧烧系统已成为著名经典编入了教科书,也获得国际上的承认并获得国家二等发明奖,为纪念他80寿辰而出版的《史绍熙教授论文集》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科学技术宝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更关心对下一代青年学子和晚辈的培养和提携,我也得到许多帮助和指导,已在这次征文中提及,此处不再赘述。他重视与兄弟单位的合作,许多重点科研项目,如“工程热物理中关键性问题的研究”,国家攀登计划“煤和石油的高效低污染燃烧过程的基础研究”等都是组织和领导国内高校和研究单位联合攻关的。他主持建立的天大国家内燃机燃烧学重点实验室也对全行业开放并为国内高校青年学者设立了研究基金项目。因此史先生及其领导的重点实验室,“内燃机学报”、“燃烧科学与技术”外加“天内所”便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内燃机领军和核心单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史先生不只属于天大,也属于我们中国竞彩网有内燃机专业的高校和内燃机行业。
第二,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史先生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作为一位早期留学归国的爱国知识分子与内燃机学术界的前辈,史先生知识渊博、外语流利,弟子遍及中国竞彩网及世界,这就为广泛的国际交流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在他的带领下,我国与国际内燃机界的交流日益广泛,我们不少当时的青年学者也是在他带领或鼓励下走向世界的。特别让我感动并充分反映史先生爱国精神与顽强毅力的是在天津组织CIMAC国际会议的情况。CIMAC----国际内燃机学会(Conseil Internation des Machines a Combustion,法语缩写CIMAC)1951年成立于法国,是内燃机界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按照章程CIMAC大会最初每两年,后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史先生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即代表中国应邀出席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第13届C1MAC国际会议,并在中国参加CIMAC后代表国家担任该学会的常务委员。由于史先生的积极参与,大大推动了CIMAC与中国内燃机界的联系。1989年6月,史先生作为东道主的代表,主持并领导了首次在中国天津召开的第18届C1MAC国际会议。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大会的活动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史先生作为代表东道主的大会主席,表现了临危不乱的大将风范,成功地稳定了人心并做好会议的接待与疏散工作,使会议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此后史先生又不辞辛劳多次参加了1991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第19届、1993年在英国伦敦的20届和1995年在瑞士因特拉肯举行的第21届CIMAC国际会议(这以后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并担任分会场主席。特别是在10年以后,即1999年10月,史先生在上海海事会(Marintec-Shanghai-1999)举行的“CTMAC日”(CIMAC-Day)上,不顾80多岁的高龄,再次亲自用流利的英语作主题报告,其精神十分令人感动。从这里我更深深体会到史先生的良苦用心,他是在用自己最后的精力,保证这次“CIMAC日”活动的成功,以挽回上次在天津CIMAC会议的不可避免的损失和遗憾,他就是以祟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维护我们的民族尊严,为中国与中国人民争气。这次上海之行也是史先生最后一次参加CIMAC 活动,因为他已有重病在身,没法再完成再在中国第二次主持CIMAC 大会的心愿(他曾亲口向蒋校长和我都说过),而这个光荣任务只能由他的学生和后辈们来继续进行。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有幸部分地见证了整个过程的发展。由已故张小虞理事长,阳树毅副理事长代表中国内燃机学会,金东寒、苏万华院士以及蒋德明、黄佐华教授和我在以后各次会议上的努力争取,加上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终于迎来了2013年第27届CIMAC 大会在中国(上海)的再度召开而且取得了巨大成功的良好结局,从而完成了史先生身前未了的心愿,也可以此告慰他在天之灵。特别在上海会议上,不少青年人并不知道这段历史,还以为是首次在我国召开,而实际上真正的第一次在我国召开的是1989年在天津由史先生担任大会主席的第18届CIMAC。
这里还要提一下史先生和我共同熟悉的国际友人,奥地利的汉斯·李斯特教授,因为我在心目中一直把史先生比作中国的李斯特。
汉斯·李斯特1896年出生在奥地利的格拉茨(Graz),1932-1941年在中国上海同济大学任教授,九一八事变后返回欧洲。二战后于1946年在故乡格拉茨建立李斯特内燃机研究所(Anstalt fuer Verbrennungsmotoren Prof.Dr.List,缩写AVL),目前AVL 已发展为全世界最大,也最有名的内燃机研究机构,与我国内燃机界有着广泛的联系。在我心中也一直把史先生看成是“中国的李斯特”。说来也巧,史教授比李斯特小20岁,我比史先生小20岁,每次我到奥地利去,都转达史先生对李斯特的问候,回程转达李斯特对史先生的问候。
1996年我去奥地利参加汉斯·李斯特教授一百寿辰纪念活动归来以后在天津大学拜访他时,还特地向他汇报了庆祝活动的盛况,也祝愿他像李斯特教授一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也能活过一百岁。但我们都没有想到,病魔已悄悄地向他袭来,史先生终因积劳成疾,未能像李斯特教授那样活到一百岁,但是他却和李斯特教授一样在中国与世界的内燃机发展史上刻下了自己光辉的名字。他留给我们的科学技术遗产内容十分丰富,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学习、挖掘与开发。他优秀的思想品质、顽强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史绍熙教授永远活在包括我们江苏大学师生在内的中国竞彩网广大内燃机工作者的心中。
在参加会议中,我还有两个想法。一是在赶来开会的路上,坐高铁,四个小时就到了。我就思考,高铁是电动的,万一停电怎么办,停电车门打不开、空调也停了。怎么解决?我就想史先生是搞复合动能的,动车怎么不能搞复合动能?找两节车厢安装复合动能,停电的时候可以备用,解决门打不开、空调停止的问题,希望内燃机专业的专家学者可以考虑这个问题。
二是人到老年总会欢喜回忆过去,也会产生一些奇怪想法。记得小时候不知那首儿歌中有一句:“天上多少星,地上多少人…”,使我突发奇想:宇宙是这样浩瀚,在它广阔的胸怀里,一定能为每位进入天堂的好人留下一个位置,让他(她)们找到与自己相配的星座,而在我国工程热物理和内燃机的那团星云中,最亮的那颗星无疑就是我们敬爱的导师史绍熙教授。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编辑 侯若雪 文字整理 尹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