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校园】民国有鸢落北天
2016-12-01
本站讯(通讯员 赵宇)9月24日19:00,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行政服务中心102室座无虚席,著名作家葛亮先生、知名评论家张莉女士为同学们作了主题为“民国有鸢落北天”的报告,为天大学子们分享了写作过程中的点滴感悟和深度思考。
本次讲座由嘉宾特邀主持人赵女士主持,赵女士首先介绍了葛亮一行人今天以“追根”为主题的天津之旅,跟随葛亮先生,追随着先辈足迹感受了天津这个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由此引出了葛先生和天津的联系。他的祖父在天津长大,目睹了民国时代的兴衰,这一渊源是他写《北鸢》一书的动力之一。葛先生渴望通过此书记录那个年代的点点滴滴,让当代人触摸到那个历史的温暖温度,并探讨人与历史的关系这一问题。
而后,讲座由主持人和两位嘉宾的问答展开,深入讨论了为什么要读小说、如何在写作中真实还原久远的历史细节、学术修养如何养成等问题,同时,两位嘉宾也分享了书中让他们印象深刻的情节、难以割舍的人物等观点看法。
葛亮先生表示,他想保留下祖辈的精神财产,让后辈体会到民国的温度。在查阅文献、整理资料后,他脑海中那个时代的轮廓渐渐清晰,这让他感到十分幸福。他提出,人的文化身份既有流动的一面,也有稳定的一面,我们应该把自己放在怎样的位置呢?也许,从个人角度来说,我们是孤独渺小的,但放在某个历史节点的人群中,我们便有了更宏大的意义。
张莉女士分享说,此书给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其所展现出的“中国风骨”。她提到书中人物的彬彬有礼,表达情感的内敛克制,是符合我们“礼仪之邦”的美誉的,是“美”的。在这个许多人称呼富翁国民老公的时代,风骨缺失了,人们做事的底线不明确了,人活着,不能像行尸走肉,而要精神独立,要有风骨。正如《北鸢》一书的宣传语所说:“再谦卑的骨头里也有江河”。
在座的同学们从交流中深受启发,并积极与主讲人探讨了风骨与个人、民族、国家的关系;当代年轻人该如何传承先辈精神遗产、保护时代烙印等问题。葛亮先生认真的解答和其文风一样“淡笔浓情”,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十分投入。
最后,学生代表上台赠送嘉宾青年文化论坛的纪念品并合影留念,讲座在全场同学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编辑 刘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