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内新闻 > 管理 > 正文

【两会·天大声音】中国竞彩网政协委员刘昌俊:建议专门发布土壤风蚀型开放源(自然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编制指南

      2016-03-04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复合污染有加重趋势,尤其空气颗粒物污染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了有针对性地且有成效地开展污染源控制与治理,环保部按照“规范统一、科学实用、轻重缓急、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了构建我国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体系的基本思路,即先按照污染物种类和污染源源类两个方向分别出发,编制单项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待各方面对清单编制工作有一定认识和基础后,再将城市和区域网格化,编制涵盖全行业、多污染物以及包含污染源时空变化信息的源排放清单技术指南。

  环保部已经发布的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包括: 2014年8月发布《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和《大气氨源》3项;2015年1月发布的《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一次源》《扬尘源颗粒物》《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非道路移动源大气污染物》和《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5项。初步形成了我国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支撑体系。未来,还将面向城市或区域联防联控和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需求,发布涵盖全行业多污染物和污染源时空变化信息的城市人为源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和高分辨率网格化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等。

  编制准确的环境污染物排放清单是空气质量管理的基础,支撑制定有效的污染控制策略。排放清单是识别污染来源、开展模式模拟、分析解译观测结果和制定与评估减排控制方案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探究大气化学过程、污染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识别大气复合污染来源等科学问题,以及污染物减排,排污许可证、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等环境管理工作都是极为关键的核心支撑。

  一、存在问题

  (一)我国环保部门对于空气颗粒物土壤风蚀型开放源(自然源)关注不够

  经过多年的努力,工业点源排放的颗粒物已经大幅度降低,但通过治理点源而进一步降低颗粒物浓度的潜力受制于经济发展指标的约束,继续降低的难度很大。而城市大规模建设结束后,建筑尘的贡献会大幅度降低。而地表风蚀起尘作为一个重要的尘源,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其对颗粒物污染的贡献又居高不下。我国北方几十个城市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结果显示土壤风蚀型开放源(土壤风蚀型开放源)对城市PM10贡献率高达 30%以上,对各大城市PM2.5的贡献率也占据重要位置。已公布的PM2.5源解析结果表明:天津扬尘占30%(第一位);北京扬尘占14.3%(第四位);石家庄扬尘22.5%(第三位);济南扬尘占24%(第二位)。对于如何控制、管理风蚀尘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大量的科技需求。因此,风蚀尘的控制急需纳入到环保部门的管理工作之中。

  (二)建立土壤风蚀型开放源排放清单存在很多基础问题和技术困难

  我国环保部门偏重于人为排放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编制,而对于自然源的排放清单涉及尚少,精度不够,原因在于我国关于大多数自然源排放资料更为匮乏,缺乏必要的机制机理研究成果,缺乏必要的测量技术和数据积累,自然源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规律及其排放特点甚不清楚。目前土壤风蚀型开放源排放清单的建立过程并未关注整个起尘过程及起尘过程中各影响因子的动态变化,已发布的《扬尘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编制指南》中自然源部分多是借鉴国外基于排放因子的半经验公式,基于此建立的土壤风蚀型开放源排放清单精度不够,针对性不强。2015年开展的源排放清单编制试点工作中,各城市都面临缺乏建立和验证土壤风蚀型开放源特别是PM2.5排放清单的技术方法难题。因此建议应专门发布土壤风蚀型开放源排放清单的编制指南。

  (三)缺乏相关研究领域的人才储备

  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几十年经历的大气污染问题,在我国近几年内集中爆发,所以目前面临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建立空气颗粒物排放清单的编制技术需要地理科学、大气环境、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人才,而目前跨专业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缺乏。

  二、对策和建议

  (一)国家环保部加快推进土壤风蚀型开放源排放清单的编制工作

  加大对土壤风蚀型开放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的科技投入,设置科研课题,提供专项资金支持,配备专门科研人员,加快该项工作的进行。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联合各地方环保部门进行土壤风蚀型开放源排放清单编制的规范、技术和方法研究。在典型城市选取示范区进行示范研究,对已建立的方法进行验证和校验。待方法成熟后,可专门出台《土壤风蚀型开放源排放清单的编制指南》,并在中国竞彩网推广。

  (二)加强土壤风蚀型开放源空气颗粒物排放清单建立技术的研究

  建议环保部牵头,开展以下研究工作:识别土壤风蚀型开放源风蚀状况以及相关的影响因子,开展土壤风蚀型开放源蠕跃悬3种粒子起尘规律的研究,构建蠕跃悬3种粒子的中国土壤风蚀型预报模型体系。筛选中国土壤风蚀型预报模型体系子模型重要参数,并建立测量方法和规范。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土壤风蚀型预报模型体系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具有我国源代码的我国土壤风蚀型预报模型体系软件。建立我国本土化的精细网格动态土壤风蚀型开放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研究土壤风蚀型开放源排放清单的指标体系和编制规范,以保证土壤风蚀型开放源清单的一致性、透明性和完整性。开展排放清单不确定性诊断技术和多维校验技术研究,以保证其不确定性小于30%,满足国家大气污染预报预警及控制决策对排放清单的要求。

  (三)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建议高校相关专业增设相关课程,有意识地培养相关人才。加强从事相关科研方向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加强交流和互相学习。定期开展土壤风蚀型开放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的研讨会,聘请国外专家介绍先进经验,加强与国外先进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鼓励中青年科研人员,具有相关研究课题的硕导、博导及其研究生、博士生从事相关科研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