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瞭望智库:天大园里那位“培养大师的大师”,走了

      2022-10-30       

天大园里那位“培养大师的大师”,走了

(来源 瞭望智库  作者 崔赫翾 瞭望智库观察员)2022年10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天津大学教授彭一刚在家人与学生的陪伴下安详离世,享年90岁。

“先要正己,而后才能正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作为一名 “培养大师的大师”,在近70年执教生涯中,他培育出2名两院院士、4位“中国竞彩网工程勘探设计大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学家、天津大学教授彭一刚

文丨崔赫翾 瞭望智库观察员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大屋顶的神来之笔


建筑师们的启蒙和成长,多与建筑绘画相伴随。绘画是彭一刚的偏爱,在报考大学时,他不肯舍弃绘画,选择了北方交通大学建筑工程系。

近现代以来,在西方影响下,中国建筑领域经历了深刻变化,尤其是传统营建体系向现代建筑工业体系转变,出现了专门从事建筑设计业务的建筑师职业。

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彭一刚所在院系并入天津大学。与此同时,天津大学新校区建设如火如荼。作为1949年后第一届天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系学生,彭一刚与几位业务能力强的学生被选出来,与建筑学院创始人徐中教授一道参与建设天大主楼。

天津大学。图|图虫创意

师生们和3000多名建筑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将一车车、一船船建筑材料搬到工地。土木系、建筑系师生将建筑工地作为生产实践的最好课堂,从测量到规划再到设计,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双手将对祖国的热爱书写在这片土地上。

当时的施工要求极其苛刻:用来做混凝土的沙石不能有一点杂质,检测者手戴雪白的手套,随意抓取洗好的沙石,如果发现手套沾上一点脏色,就必须重新清洗沙石。这不仅保证了施工质量,也让天大学子懂得了何为严谨与规范。

这栋恢弘建筑中央部分的传统歇山式大坡顶,就是彭一刚设计和添加的。

中国传统大屋顶包含木结构梁架体系、斗拱、曲线,檐口折返和建筑采光、通风为一体。它曲线平缓、轮廓柔和,与天际相交的,审美功能无可替代,是中国几千年建筑文化经验的总结。

彭一刚设计的大屋顶,也属当时天津率先开展的运用“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教育建筑,是将西洋结构与中国固有古典形式相结合的案例。

2

先要正己,而后正人


20世纪50年代,中国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为尽快培养出一批国家急需的专业人才,1953年4月,彭一刚提前一年毕业,在天津大学土木建筑系任教,担任徐中教授秘书,投入教学第一线。

徐中教授非常重视本科教育和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他常说:“年轻教师必须从头培养!”

何谓从头培养?

徐中教授安排彭一刚等青年教师去教“建筑初步”,要求青年教师给学生画示范图,在教学的过程中保持学习。画示范图并非易事,如果没有经过严格训练,老师的基本功也不会扎实。“老师都画不好,怎么把学生教好呢?”为了画好示范图、教好学生,徐先生经常亲自指导和示范。

几年间,徐中教授培养出大批建筑系骨干教师。他定下规矩:“建筑初步”只教一年还不行,要教两年甚至三年,一直教到青年教师基本功过关、过硬,才安排教建筑设计。在徐先生的教学体系里,青年教师起码要经过七八年的历练,才能把基本教学方法和专业知识运用纯熟。

那时,1位青年教师要指导15个学生的建筑设计,这谈何容易。想赢得学生信任,就要拿出点真本事,这自然要付出更多努力。这段经历大大影响了彭一刚的从教生涯,他继承徐中教授的衣钵,重视本科教育教学,重视对学生基本功的锻炼和培养,坚持对年轻人“从头培养”“言传身教”。

他对学生动手绘图基本功要求很高,也常常和年轻师生说,“不要以为有电脑就万事大吉了。诚然,电脑可以帮助我们表现很多视觉形象,但是一名优秀建筑师最原始的想象,还是要靠手头功夫去激发的。”

因为在设计初始阶段,人的思维处在朦胧状态,灵感闪现在瞬息之间。而在方案构思阶段,将灵感落笔为草图的手绘基本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可以从国外建筑大师的方案构思草图得到印证,草草几笔便可看出其缜密思维和深厚功力。

彭一刚常从方案构思开始,一步步指导和帮助学生修改方案设计,锻炼他们的设计能力。后来成为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的邹德侬珍藏了一张彭一刚的《自然博物馆》设计示范图。他感慨:“我无法形容它的精细和优美,针尖似的6H铅笔线条,满铺图纸的各个角落,把意图表现得淋漓尽致。”

彭一刚曾在一场讲座中说:“建筑行业,只要你有思想有创新,坚持自己的特色,你总会有施展你才能的地方。要成为一名优秀建筑师的条件是基本功和机遇。在学校学好基本功,以后遇到机遇才能更好地抓住。”

20世纪80年代初,《建筑师》编委会发起中国竞彩网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天津大学建筑系的参赛成绩遥遥领先。

3

著书立说,高校必读


1975年,彭一刚的第一本著作《建筑绘画基本知识》问世。当时,学校酝酿复课,土建系的当务之急是开设制图和绘画类课程,便委托彭一刚筹备。他以最快速度编写了这部教材,先绘插图后配文字。这种做法也是少有先例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及风景建筑系主任拉普森教授称赞说:“这本书即使在美国,也是一本很好的建筑绘画方面的著作。”

成稿后,彭一刚回顾以往教学经历:学生苦于得不到系统的建筑构图知识,教师又难在有限的课堂辅导中讲清这些道理,加之构图原理抽象,久而久之,师生之间易因缺少共同语言而产生隔阂。

其实,早在1960年代初,彭一刚就萌生了撰写《建筑构图原理》的想法。他认为,在建筑创作中,要解决建筑内容与建筑形式相统一的问题,自然要结合“功能使用要求”“精神和审美要求”,妥善解决建筑形式问题,借助建筑构图手段寻求建筑的形式美。

把物质和精神功能需求统一到具有形式美的建筑形式中来,这是建筑创作中的基本要求。而在特定建筑审美要求中创造建筑的艺术美,则是基于建筑形式美之上的更高要求。这促使彭一刚深入思考和研究建筑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建筑内容与建筑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解决建筑内容与建筑形式相统一的问题,绕不开建筑的形式美、艺术美问题,离不开建筑构图手段。经过3年多的努力,彭一刚出版力作《建筑空间组合论》。

与1952 年美国出版的《构图原理》( 即《20 世纪建筑的形式与功能》第 2 卷 ) 和 1960 年苏联出版的《建筑构图概论》相比,《建筑空间组合论》的独特之处是:把建筑构图同建筑内容、建筑形式这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更紧密地融合。

从这本书结构的精心安排也可看出:建筑构图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建筑构图,要解决建筑形式与建筑内容相统一的问题,也是万万不能的。

此后近40年间,《建筑空间组合论》多次再版,几乎成为高校建筑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

4

沉甸甸的甲午海战纪念馆


彭一刚不仅是建筑理论家,还是杰出的建筑设计师。他曾说:对于建筑学来讲,最看重的还是设计能力。他所创作的每件作品,绝无造作雷同之处。针对建筑的不同使用功能,他以神来之笔使之韵味无限,显示出深厚功力。

1993年,彭一刚接到了甲午海战纪念馆的设计任务。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本的最后一战。北洋水师在此战中全军覆没,清朝自此失去制海权,京畿地区门户大开,位于旅顺的日军连破凤凰、营口、海城、牛庄等地,最终清军全线溃败,《马关条约》签订。

威海市刘公岛峰峦起伏,纪念馆就选址在这里。彭一刚一看现场,为创作激情所驱,仅用一两天时间,从选点到方案构思一气呵成,带回一张徒手小草图并开始创作。

甲午海战纪念馆的设计周期并不宽裕,彭一刚依旧一遍遍推敲方案,躬身入局、亲自画图。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他几乎每天都到工作室研究设计,推敲细部,开工后又多次去施工现场,商讨雕像造型。时任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乃弓曾说:“六十多岁的人,工作又十分繁忙,没有一点勇于实践的执着精神 ,创作就可能半途而废 。”

最终,彭一刚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设计。

此类建筑的形象塑造十分重要。为了突出海战馆的独特个性,彭一刚采用象征手法,建筑物体形呈舰船形状并相互穿插、撞击,从而向人们昭示:这不是一幢一般性纪念性建筑,而是与海战有关的纪念性陈列馆。基地北高南低,建筑物顺应地势呈叠错布局,底层尽量向临海一侧延伸,以期在涨潮时贴近水面,整个建筑犹如漂浮在海面上一艘巨大的舰船。

根据美国勃罗德彭特教授的建筑形式溯源,建筑形成溯源有四:一是实效型,来自材料、结构与经济因素。其表现以几何形和几何形组合为主;二是象形型,来自对已有的或已为人所接受了的形式的模仿;三是类比型,来自对建筑以外的某种的类比;四为法则型,来自构成房屋的二维或三维网格体系。甲午海战馆是一与三的综合,在三中既有比较具象的象征又有侧重暗示的隐喻。

此外,建筑物主要入口面西、面向威海市方向,便于游人登上码头后向东径直走向海战馆,自威海上船后从远处便可一览纪念馆全貌。

彭一刚认为,单靠建筑语言似乎还不尽如人意,又在建筑物最为突出部位设置了一尊高达14米的雕像,寓意北洋水师将领巍然屹立于舰首,手持望远镜,怒目凝视万里海疆,身披斗篷迎风招展。

当游客在岛上漫步逐渐向海战馆接近时,大门船体形的块体及其出挑与厚檐显露着悲壮又磅礴的气氛。入口处一根折断的船桅,更勾起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回顾与悼念。

5

建筑,传统和创新融合


彭一刚曾说,建筑师犹如演员,要有自己的风格,但不能只有一副面孔。既然承认多元共生这一客观现实,就没有必要排斥异己主张。多给大家一些机会去尝试,建筑行业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彼时他已年逾七旬,依然思维活跃、眼光超前。

如何在保护中发展,如何在发展中高品质地创新,是彭一刚一直思考的问题。

彭一刚对城市设计也有自己的见解。他曾说,“城市特色是慢慢打造出来的。欧洲的城市历史少则几百年多则上千年。在‘十一五’期间,中国有三亿农民要转入城镇,这个压力太大了。很多房子都是匆匆忙忙建起来的,千篇一律,很难创造出特色。那么多房子都没有特色,城市怎么会有特色?”

对此彭一刚强调,建筑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不要一味模仿西方,也不要简单复制古迹。梁思成先生很早就提出建筑要“新而中”,现在建筑界也在谈“新中式建筑”。但真正做到“新而中”并非易事,不是在西方建筑结构上简单堆砌些中国元素就行的。真正的大师,是把传统和创新融合在一起。

彭一刚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变化,人们的观念及认识也将发生变化,从旧的思维模式到新的发展。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也可能有迂回和曲折,但总体上必然是朝着更开放、更包容、更现代意识的方向前进。

中国优秀的传统不是不要,而是要继承其精,学习其优秀的本质。要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使传统焕发出新的朝气,使其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为今后的发展作出新贡献。建筑师必须真正做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发展,建筑行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6

最满意的作品?学生!


凭借在建筑创作和理论研究及建筑教育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彭一刚曾先后获得中国建筑界最高奖项——梁思成建筑奖和中国建筑教育奖,中国竞彩网年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勘察设计行业杰出人物称号。

每年的5、6月份,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交设计大作业、评图的忙碌季,教室外的墙壁上挂满了学生设计图。每到这时,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总会在图纸和模型前驻足、思考、品评。耄耋之年的他,仍带着弟子实地考察,白发苍苍依然坚持手绘设计,手拄拐杖、一笔一画修改学生设计。

“钱学森之问”,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深刻命题,彭一刚则用了70年来回答这道题。

彭一刚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培养学生的时候也没有给自己定下目标说“一定要培养出几代大师来”。“我们当时的态度就是,竭尽所能把本科教育的质量搞好。本科教育是培养出新大师的关键!”

学生是彭一刚最满意的作品,他培养的学生中出了2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中国科学院院士段进)、4位“中国竞彩网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崔愷、周恺、李兴钢和张鹏举)。

1953年至今,究竟培养了多少学生,彭一刚已无从计算了,但每一个师从他的人都能感受到他对建筑学和建筑教育的热爱与赤诚。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不仅源于彭一刚对专业培养的精益求精,更源于他坚持不懈地向学生们传递作为建筑师的敬业理念。

在他看来,作为受教育者,年轻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无论选择了哪类工作,都需要动力和激情,这首先来自于兴趣,只有乐业才能敬业。

2020年年底,一张照片在建筑界朋友圈“刷屏”——彭一刚和他的弟子崔愷、周恺、李兴钢一起商讨设计天津大学新校区张太雷广场及其雕像事宜,89岁的彭先生在给三个“大师”弟子改图。

博士生李伟曾感慨道:“每次去先生家,总是能碰到先生在一丝不苟地伏案工作,逢年过节也不例外。每当先生创作了新的作品,他总是兴奋地拿出图纸与大家分享,征求大家的意见,可以看得出,先生是把他人生的喜、怒、哀、乐全部融进了他毕生追求的建筑创作中。”

“因为工作关系,我们经常和彭先生一起出差,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我们是读着您的书成长的’感激与赞誉之声。彭先生写的几本书,都可称得上是经典,而经典的背后,是他扎实的功底和辛勤的研究。写作《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不谈别的,仅是里面的插图,据他在序中自述,几乎全是他现场步测得到的一手资料。扪心自问,如今的建筑界,有几人可将学问做到如此?” “鸟巢”设计的中方主持人李兴钢讲。

参考资料:1.“求是亭”设计者彭一刚院士:每一次改变都是创新的机会丨天津大学新闻网,2016-10-19;2.天大园里那位培养大师的大师走了丨天津大学新闻网,2022-10-23;3.彭一刚:用“矢志创新”回答“大师之问”丨天津大学学报,2021-12-03;4.扎实、唯美、追寻本质——当代中国建筑师彭一刚的建筑创作追求丨天津大学学报,2014年5月,第16卷第3期;5.严谨,多姿,本土新风——从彭一刚教授《创意与表现》一书论其建筑创作丨建筑学报,1995-10;6. 彭一刚先生的建筑美学思想与创作实践丨建筑学报,2011-11;7. 时代发展的抉择:彭一刚院士谈对国家大剧院的看法丨建筑创作,2007-10;8. 彭一刚:别太性急丨 创造,2007年第010期;9. 现代建筑教育在中国(1920s-1980s)丨钱峰,同济大学工学博士论文,2005-09;10. 甲午海战馆暨纪念性建筑创作学术研讨会在威海市召开丨建筑学报,1997-09-30。

瞭望智库:http://webpage.mbd.baidu.com/home?context={%22app_id%22:1561924821981951}

编辑(焦德芳 许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