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以交叉研究推动新闻传播学科创新发展

      2021-04-14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21年4月13日 08版

新媒体与传播学院师生自主开发的信息监测平台。

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 供图

作为目前国内少有把新媒体作为学科发展方向的学院,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的教学科研动态颇受业内关注。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的师生,听他们讲一讲交叉学科研究给新闻传播学带来的意义和影响。

新媒体作为核心定位

“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作为目前国内唯一将‘新媒体’写在院名首位的新闻传播学院,始终把新媒体作为学院核心定位,积极学习世界一流、参考亚洲一流、对标中国一流,以强科技赋能、强应用牵引和强学科交叉为基本取向,目前正围绕数字新闻、计算传播、国际传播和智能媒体技术等重点方向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旨在培养兼通算法与传播、适应人工智能协同内容生产和传播的高素质、交叉式、复合型新媒体人才。”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陆小华教授介绍说。

天津大学于2017年成立新媒体研究院,开始新媒体领域教学和研究探索,并于中国竞彩网年成立新媒体与传播学院。抓住当下媒体深度融合的历史机遇,开辟以新媒体传播为主体、以技术为支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道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体人才,是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的教育理念,截至目前,天津大学已招收3届新媒体特色方向硕士研究生和一届新媒体特色方向博士研究生。

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在自然语言处理、文本挖掘、社会化媒体与政治传播等领域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北洋园校区和卫津路校区不仅拥有独立办学空间,而且还建有融媒体大数据分析平台。该学院一直持续关注、引进新闻传播与计算领域高端学者,通过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不断贡献高水平的新媒体研究成果和智库服务,努力建成智能时代下的新媒体与传播学院。

营造浓厚的交叉创新氛围

“学院为我们营造浓厚的交叉创新氛围,并鼓励我们在交叉点和结合处发现研究创新点,不仅在课内设置了很多交叉融合课程,同时也在课外为我们搭建了丰富的学术交流平台,学院会定期举办新传讲堂和新传半月谈等活动,邀请校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前来讲学。”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赵煜表示,通过一年的学习和实践,更加坚定了他沿着“技术+传播”方向开展研究的信念。

不仅要培养善用传播规律、数据算法的新媒体传播人才,也要培养熟悉传播规律与需求的信息科技人才,还要培养懂得算法掌控与监管方法的管理人才,更要为政府监管部门、主流媒体企业和大型互联网技术公司输送特色新媒体人才。在学生实际培养中,用一个比喻来说,就是既要研究作为运用规律的“矛”,也要研究作为监管方法的“盾”,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始终聚焦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以培养能运用算法又能管控算法的特色新媒体人才为目标。

目前,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与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委网信办、津云、人民网和新浪网等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搭建了众多层面的实践渠道。例如,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可根据学习兴趣及单位需求,赴相关合作单位开展交流、实习、实训等多种方式的实践锻炼。这也为学生了解一线需求、锻炼动手能力以及更好开展研究提供了渠道和支撑。

交叉融合是学术研究趋势

“基于互联网治理需求的学科交叉和融合是学术研究的必然发展趋势,在这一趋势下,我很高兴能够加入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学院一部分老师研究传统社会科学,另一部分老师则是计算机科学和智能科学出身的,这为我们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动力和便利。在学院强劲的智算基础和良好合作关系的支撑下,我依托人民网‘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申请了交叉学科项目,通过传统的社会科学理论,以及数据库、自然语言处理、复杂网络计算等研究突发事件中虚假信息的传播特征和态势。在学院的鼓励下,我将继续围绕智能传播领域,开展多交叉学科研究。”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英才副教授卢嘉辉说。

以服务媒体深度融合的国家战略和服务技术驱动下媒体融合行业的发展为目标,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目前设有数字新闻研究所、国际传播研究所、媒体内容推荐研究所和智能媒体技术研究所,并就相关领域开展人才引育和交叉科学研究。同时,该学院建有融媒体大数据分析平台,能够实现网络数据自动化抓取与分析,支持交叉学科教学科研工作;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努力建成服务国家、地区的新媒体领域高水平智库,为国内外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提供资政参考。

不仅如此,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还深度参与“天津大学—人民网联合实验室”建设工作,与人民网“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科研合作,与天津市委网信办共建“天津市网络素养研究中心”,承担了包括“数字新闻学理论、方法、实践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内的众多国家级科研项目,在人才培养、研究引领、文化传承、资政建言、社会服务、国际合作领域不断探索实践并产出一大批特色成果。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http://data.chinaxwcb.com/epaper2021/epaper/d7458/d8b/202104/115253.html

(编辑 刘晓艳 陈铮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