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头条:垂直城市离我们有多远
2016-11-23
《光明日报》(2016年11月23日05版)
房价、雾霾、交通拥堵……城市一再扩大,我们的生存环境却仿佛愈来愈糟。如果,可以有一座这样的城市:高楼耸立达到1600米的云端,俯仰所见是白云蓝天;工作、上学、就医、购物都在15分钟步行可达的地方,快速电梯将我们送达城市的任一角落;高速铁路带我们在“城际”间穿梭,目光所及是无垠的田园和森林……
这就是建筑界“垂直城市”设计理念带给我们的想象。近日,由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共同主办的“2016垂直城市国际论坛——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天津举办。这是国际上首次针对“垂直城市”设计理念举办的国际论坛。
“疯狂”的想法
“垂直城市”听起来似乎很疯狂。但在理念的提出者——83岁的华裔美籍建筑师金世海看来,却十分现实:“践行这样的理念可以让城市得到持续发展,是人类解决‘城市病’的一剂良方。”
金世海这样给“垂直城市”定义:相对于目前普遍的“水平城市”而言,垂直城市是一个多层次、多种功能的超高建筑结构。它包含立体交通、衣食供给、就业机会、垃圾处理、居住环境以及社区存在感等所有的城市功能,其占地面积极小,仅为800平方米左右。没有汽车的城市将实现自给自足,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同时解决土地紧缺、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创造健康的生活方式。他所倡导的垂直城市将2%的土地面积用作居住,98%的土地用来种植粮食和蔬菜,其拥有庞大的体量、超高的容积率、少量的占地,是一种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模式。
目前,世界各地出现的超高建筑,一部分被认为是“垂直城市”理念的实践。比如,世界第一高楼、总高828米的迪拜“哈利法塔”,集酒店、商场、餐馆、公寓、办公区等于一体;新加坡“Scotts大厦”,既有公寓、办公室,还有广阔花园及休闲设施;日本东京的“六本木山”,包含超过35万平方米的办公面积、200个饭店和商铺、880套公寓、1座博物馆、1个电视制作中心、9个电影院、可容纳3000辆小汽车的停车场、许多花园、广场和会议厅……它几乎集中了一个城市所能提供的所有服务设施。令人惊奇的是,东京正在计划修建一栋高达1600米的大楼,名叫“天空英里塔”(Sky Mile Tower)。构想中的这栋高楼如果建成,将宛若《绿野仙踪》中的翡翠城。
在中国,深圳光明新区是国内首个垂直城市概念的规划,在规划的3“簇”体量巨大的高层建筑中,除了居住功能之外,每“簇”建筑还将提供完善的生活、商业、文体配套设施,甚至可能有学校和医院。在上海,今年4月份投入试运行的总高632米的“上海中心”,也是一座集办公、酒店、会展、商业、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
“垂直并不是把水平的城市‘摞’起来,而是让人们在其中得到更美好的生活体验的一个空间。”金世海形容,这个垂直空间,是一个完全没有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能源可以通过风能、太阳能、高空冷气等综合利用实现无污染供给;垃圾可以分类通过滑道进入处理厂;电梯,不仅可以实现垂直空间的快速升降,还可以实现水平空间的快速移动;大约每相隔100层,会有一个类似于机场大厅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在这空中花园散步、骑行。
城镇化推动城市垂直化
建筑师们的构想,显然是针对特大城市土地稀缺、人口爆炸式增长,以及一系列“城市病”开具的一剂处方。值得注意的是,继中国31个省份陆续出台户籍改革方案取消农业户口后,今年10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提出到2020年推进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确保城市新老居民同城同待遇。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未来会有更多的人涌入城市生活。
“即便没有垂直城市,垂直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之子贝建中在此次论坛中力挺垂直城市的概念。他认为,垂直城市最有可能出现的地方便是中国,因为在中国,政府拥有土地的所有权,更有机会让垂直城市成为现实。
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郝寿义认为,“垂直城市是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选项”。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人口将达到60%。然而,中国城市规划,无论是“摊大饼”式还是“葡萄串”式的发展,最终都无可避免地表现为水平发展模式。而垂直城市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城市空间形态,也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它的理念和中国推进城市化的愿景是相契合的。
垂直城市建在哪?建筑师们认为中国的京津冀地区更需要这种建筑形态。“在中国,尤其是像京津冀这样人口密度大、城镇化人口急剧攀升的区域,是有可能成为现实的。”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院长洪再生认为,将这种模式应用在京津冀地区,可有效减轻人口膨胀、房价高涨、社会管理难度大、区域发展悬殊等问题。
对于眼下一些地方把摩天大楼建在市中心的做法,建筑师们并不认可。贝建中坦言,不久前他去体验了“上海中心”,他认为这样的建筑大规模使用是有问题的,因为高土地成本和建筑成本会让这里的房子和管理都很贵。“如果想得到相对廉价的使用成本,垂直城市不能造在CBD地区。”
理想照进现实有多难
建筑设计师们在给大众以美好想象的同时,也乐观地表示,垂直城市不是海市蜃楼,在技术上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而且这样的想法和设计可能还会带动建筑设计和施工领域的一系列技术革新。”他们一致认为。
当然难题很多,比如,这么高的建筑如何抗震、如何减少高空风涡的影响、能源从哪里来、如何保证人们在患疾病时得到快速医治、如何供水……
尽管如此,贝建中相信垂直城市建造过程中结构上或者机械上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新的机制或者新的方法来解决。贝建中幽默地举例道:“小小的高尔夫球通过表面的小坑来减少风对它的影响,或许这个创意也可以应用到垂直城市建筑的设计中去,以减少高空风涡对建筑的影响。”
设计师们目前给出的一些解决方案中,还包括通过人造雨解决供水问题,从寒冷的高空通过管道直接获取冷气等等。而“无绳电梯”的研发则让建筑师们看到,技术革新正在为垂直城市的实现带来无穷可能性。卡尔·奥托绍尔科普夫,是蒂森克虏伯电梯公司产品经理,在当天的论坛上,他介绍了蒂森克虏伯电梯公司研发的无绳电梯系统:它无须在建筑顶部安装缆绳即可运行,因此不像传统的电梯那样有高度限制,乘员也不需要在爬升的过程中更换电梯。经过了重量优化的新设计采用电磁驱动,可控制轿厢在楼层之间向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移动。
建筑师们认为,垂直城市的实现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人们的观念,而不是技术。建造一座垂直城市,就是建造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是否可以在观念上认同并愿意居住在其中才是最大的问题。而建造这样一座城市,成本必然是巨大的,周期也会很长,这与我国目前房地产的开发追求周期短、资金回笼快的模式,显然是不匹配的。
尽管有层出不穷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垂直城市这一理念的提出,为人类解决高人口密度带来的城市化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资尝试的方案。建筑师们特别强调:垂直城市所营造出的应该是更便捷、更开放、更舒适、更节能,也更具有温情的城市空间。(本报记者 陈建强 本报通讯员 刘晓艳)
光明日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6-11/23/nw.D110000gmrb_20161123_1-05.htm
(编辑 刘晓艳 马曌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