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津:院士回母校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讲述科技人生
2016-11-29
“我最重要的五年是在天津大学度过的,没有母校的培养不会有我的今天。”1955年,谢礼立来到天津大学求学,就读于土木工程系。“母校、母亲、故乡、祖国,这些词语对每个人来说都饱含温情,我在天津大学读了五年,对天大有永远无法割舍的感情。”谢院士在现场分享他对母校的情感。
谢礼立教授在1994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长期致力于地震工程与防灾工程等领域的研究。他是中国强震观测和分析的主要奠基人,建立了中国强震观测台网并发展了适合中国仪器特点的观测和分析技术。
他是国际上最早观测到并定量证实“在不大的均匀场地上,地震动仍存在明显差异”和“由于结构物的存在使地震动中包含与结构物自振周期对应的频率得到增强”的地震工程中重要结论的少数学者之一。
在实践之中,他逐渐意识到,预测地震并不能够准确无遗漏的进行,对抗自然灾害也不仅仅只有预测这一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比单纯追求地震预报,更能有效地将地震的灾害减至最小程度。“地震问题实际上是土木工程问题,地震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很大程度上是房屋不抗震造成的。”谢礼立院士谈到地震研究时说。
1955年来到天大,五年的求学时光是谢礼立院士学业的黄金时期。据他讲述,当时天津大学延请了专业领域内中国竞彩网最优秀的教师前来授课,甚至有外国专家来讲课。“一个星期20节课,还不包括大量要上的专业课程。”谢礼立院士说,“有时候会遇到课程冲突,跟老师说明情况得到允许之后,我就自己补课补实验,结果考试拿了全优。”
有同学通过现场的微信墙提问,“科研做不出来怎么办?”谢礼立院士答道,“要找原因。选题是不是没选好?完成这项科研任务的基础是否存在?选题与个人能力是否适应?科研是一项特殊的劳动,要靠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深入的钻研来解决问题。找出原因,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一大半。”他还嘱咐在场的师生要认真阅读文献资料,“精读文献一百篇,无师自通会科研。”
据谢院士回忆,早在1955年,天津大学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成立了学生科学技术协会。谢礼立院士被选为学校第一届学生科协副主席。在入学的第一个年头,他就开始跟随导师搞科研,为他之后的科研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做事情,要注重过程,笑看成果。”这是谢礼立院士跟自己的学生说得最多的话。他解释道,“我们搞研究的人,搞出成果来,就过去了,不能总躺在原来的成果上。做科研永远要做新东西!”
“院士回母校”活动是由教育部关工委和中国工程院主办,以传承科学精神、感悟科技人生、坚定理想信念、规划职业生涯为主题,旨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与科研精神的培养,激励更多的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报国之志。今年首先在北京、上海、天津等8座城市的10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举办,天津大学是该系列活动在天津的唯一一站。
问津:http://www.jwb.com.cn/bd/201611/t20161129_4695164.html
(编辑 靳莹 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