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天津大学团队用中药复方精准狙击“蜱虫病”

      2025-04-09       

本站讯(文 焦德芳)一种通过蜱虫传播的致命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近日迎来治疗新曙光!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涛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中国病毒学》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由金银花等五味中药组成的“清气固血方”能通过独特的分子机制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为这一全球重点关注传染病带来中医药解决方案。

这种被民间称为“蜱虫病”的急性传染病,其元凶SFTS病毒可通过蜱虫叮咬侵入人体,引发持续高热、血小板锐减、多器官衰竭等危急症状。由于缺乏特效药和疫苗,我国每年报告病例数持续攀升,该传染病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重点监控的公共卫生威胁。

天津大学王涛教授团队将目光投向传承千年的中医药宝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展开攻关。他们将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结合,从百余种中药材中精准筛选出金银花、丹参、连翘、乌药、玄参五种药材组成复方。实验显示,该复方中的关键成分木犀草素如同精准制导的“生物导弹”,能直接作用于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CNA2和CDK2,通过剂量依赖方式将宿主细胞“冻结”在细胞DNA合成期,使病毒失去复制所需的“温床”。在类器官实验中,不仅病毒载量在“清气固血防”处理组显著降低,因感染引发的肝胆类器官损伤也得到有效控制。

“这项研究系统阐释了中药复方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抗病毒的科学机制。”据团队负责人王涛教授介绍,他们采用现代科研手段验证传统医学智慧,发现中药成分不仅能抑制病毒复制,还能缓解过度炎症反应,这种“双管齐下”的治疗策略为应对新发传染病提供了创新思路。“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组成的跨年级团队通力合作,也展现了青年科研力量的蓬勃生机。”

据了解,该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目前正推进后续转化研究。专家还建议在蜱虫活跃季节做好个人防护,发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共同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编辑(刘晓艳 李思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