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新棠百卅春——天津大学2025年海棠季校园开放日成功举办
2025-04-06
本站讯(记者 刘延俊 活动图片由各部门提供)春回天大看海棠,百卅天大唤君归。4月5日,2025“天大·海棠季”校园开放日如约而至,吸引逾10万名师生、校友、市民游客共赴这场融合130年历史文脉与科技创新的春日盛会。
当天,校党委书记杨贤金、校长柴立元来到双校区活动现场,与师生共襄春日盛会。校领导先后参观了文艺演出、文化展览、新工科项目式教学成果展示及社团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并与师生校友亲切交流,勉励师生传承“天大品格”,持续打造具有天大特色的文化品牌,矢志创新报国,为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凝聚奋进力量。
在卫津路校区,由宣传部、校友与基金事务处、宣怀学院主办的“海棠花开,打卡北洋”活动以影像定格百卅祝福。校友之家前,校友与游客在定制相框前合影留念,祝福墙上写满对天大的殷殷期盼;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89岁老校友等深情寄语,现场打印的合影与文创书《丹青打卡北洋》成为珍藏记忆。
新工科教育中心在北洋广场打造“项目式教学展演”,10余个工科学院的20余个优秀项目现场路演,沉浸式互动体验区吸引游客零距离感知工科魅力。从智能机器人到合成生物技术,天大学子以创新实践诠释“天大方案”的育人成效。
科研院与校科协统筹组织双校区共19个科研科普基地开展科普活动,双校区联动掀起科学热潮。药学院急危重症药物研发、精仪学院智能传感材料、海洋学院无人艇技术等展区,通过实验演示、讲座互动揭开科研神秘面纱,让“高冷”科技走入公众视野。
在春水图书馆前,“丹青与算法共舞”文化体验活动别开生面。建筑学院叶武老师现场指导手绘水彩,羊毫毛笔与宣纸间流淌出海棠春色。依托前沿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天大特色,AI绘画展位可实时生成游客心中的诗意画面——或是天大校园的巍峨地标,或是春日海棠的绚烂盛景。
王学仲艺术研究所文化盛宴跨越时空对话。黾园美术馆展出王学仲先生书画精品30余幅,重、拙、奇、旷的艺术格调令人沉醉;沉浸式互动活动中,汉服体验、诗词飞花令、箭术教学与海棠写生交织,俄罗斯籍留学生演奏《茉莉花》与国画创作共鸣,传统文化焕发青春光彩。
工笔重彩研究所“传习经典艺术”活动绘就非遗画卷。从《千里江山图》鉴赏到津派风筝制作,师生在扎骨架、绘彩鸢中感受传统技艺魅力;“艺术+文化遗产”课程成果展以扎染、瓷器等作品展现文化创新活力,非遗簪花体验更添诗意雅趣。
教职工活动中心外广场上,女教授协会“咏絮书会·海棠季”活动诗意盎然。50余位师生校友围绕海棠主题吟诵经典,从“四品九格”解读育人使命,以女性视角探讨家国担当。诗词与思想碰撞间,新时代“柔肩担重任”的精神力量浸润人心。
历史底蕴在档案中熠熠生辉。档案馆“百卅传承 世纪荣光”图片展于双校区同步开展,从中国第一张大学毕业文凭“钦字第一号考凭”到70余位院士校友风采,近千件珍贵史料串联起130年兴学强国的峥嵘岁月,引得游客驻足凝思。
建筑学院院史馆作为“百卅天大情”游览线路的重要一环,以沉浸式布局展现学科发展脉络。常务副院长张昕楠教授通过津云直播带领观众“云游”展馆,建筑学院新工科展位与城市更新科普基地则用模型与互动演绎建筑学的传承与创新。
医学部“海棠花开,健康同行”嘉年华将科普与趣味结合。急救技能演示、结核病防治游戏、心理健康盲盒等摊位前排起长龙;脑机接口科普基地内,“灵犀指”外肢体机器人等前沿成果令人惊叹,游客直呼“没看够”。
法学院“海棠烂漫,法润春风”系列活动以趣味普法彰显底蕴。铭德道上“词缀海棠”拼图游戏寓教于乐,职业生涯法律咨询为学子护航;院史馆开放日带领游客回溯中国近代法科之源,宣讲团生动讲述北洋法科“兴学强国”的百年担当。
药学院“赏花悟药”活动致敬大师精神。沈家祥院士生平展再现“为国制药”的初心,院史馆呈现药学人扎根健康事业的坚守,中学生代表在志愿讲解中感悟“大爱祥万家”的使命传承。
世界冠军公开课掀起“羽”林热潮。羽毛球世界冠军陈金亲临体育馆,与师生开展表演赛并传授接发球和杀球技术,手把手指导实战技巧,现场互动点燃运动激情,以拼搏精神为校庆注入青春活力。
“百卅筑梦,海棠寻涯”职业生涯规划嘉年华赋能学子未来。AI面试模拟与智能简历诊断提升求职竞争力,校内外专家“一对一”辅导定制成长路径;36家校友企业联展展现行业风采,政策窗口解读征兵、西部计划等就业机遇,3000余名学生在职业飞行棋、兴趣测试中探索生涯方向,以科技与互动点燃职业理想。
社团文化节上,“百卅长卷·拼途同行”千人拼图活动点燃了师生与市民游客的热情。双校区13米巨幅拼图汇聚天大标志性建筑与校庆元素,师生与市民协力完成,寓意代代学子共绘复兴蓝图;集章活动串联200余个社团摊位,文创、音乐、手工艺体验交织成青春画卷,北洋口琴协会、廿四节令鼓队等表演更添春意盎然。
北洋艺术团联合文艺展演点亮春日舞台。从北洋合唱团《天津大学校歌》的恢宏开场,到DBX街舞社《Better Things》的动感节拍;从民乐团《金蛇狂舞》的激昂旋律,到京剧社《龙凤呈祥》的经典唱段,交响乐、相声、越剧、国标舞等多元艺术形式交织,离退休教职工与附中附小学生同台献艺,以青春与文化的对话礼赞百卅荣光。
离退休教职工主题活动“百卅荣光 银发生辉”温情上演。老同志们以歌舞、朗诵、民乐奏响北洋情怀,服饰沙龙组化身“银龄超模”,手工编织活动传承非遗技艺,展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动人风采。
校友情谊在花开时节温暖延续。校友之家推出“海棠市集”和纪念品展销,校友卡小程序“1895天大人”便捷服务获点赞;30余家校友企业联合展览助力就业对接;第十一届海棠季诵诗会则收录36位校友诗作,以文字续写北洋情缘。
“百卅精神一线牵”校史图书发布会深耕文化根脉。大学文化与校史研究所成立十周年之际,《北洋大学及其章程考证研究》《朝语夕言》等四部校史力作重磅发布,商务印书馆与天津大学出版社联合赠书,为百卅校庆献上学术厚礼;三利相声曲艺社表演与北洋校址专题研讨会同期举办,海河中学捐赠博文书院青砖,历史与传承在书香中交织,赓续“兴学强国”的使命担当。
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成为本届海棠季亮点。北洋园校区图书馆外侧,“百卅天大·科享未来”户外科技体验区人气火爆,机器人编队表演精准炫酷,无人机足球比拼激烈酣畅,AI数字人以拟人化交互惊艳全场。
智能传感功能材料中国竞彩网重点实验室开放日吸引科技爱好者争相探秘。柔性电子皮肤、光量子显示平台等尖端成果现场展示,市民通过有奖竞猜和实验室参观,切身感受“中国芯”赛道的创新脉搏。
“一度电的绿色革命”智能电网科普活动点亮环保初心。卫津路校区智能电网科普教育基地内,新能源发电互动体验区吸引游客化身“小小电力专家”,太阳能板驱动风扇、水力发电模拟装置直观展现清洁能源转化;智能电网模型与“双碳”知识讲解揭开电力科技奥秘,家庭用电监测技术演示更让参与者惊叹:“一度电也能掀起绿色浪潮!”海棠花香与科技探索交融,助力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海棠季以“一园新棠百卅春”为主题,自3月31日至4月6日有限开放校园,清明节小长假期间,除校园开放日活动外,4月4日和4月6日两天,北洋园校区和卫津路校区分别向市民开放1万个预约名额,均全部预约完毕。海棠缤纷,百卅荣光。天津大学为师生、市民奉献了一场集文化、科技、历史、健康于一体的春日盛宴,以开放姿态书写了这所130年历史底蕴的大学与社会共生共荣的新篇章。
(编辑 刘延俊 应紫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