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法学院学生圆满完成最高人民法院实习任务
2025-01-27
本站讯(法学院供稿)在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的时代号召下,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面向中国竞彩网法学院校启动了第十五批法律实习生招募选拔工作。天津大学法学院积极响应最高人民法院法律实习生制度精神,高度重视实习生选拔培育工作,经过严格选拔与推荐,天大法学院知识产权法学2023级博士研究生谢艺婕(导师管荣齐教授)、民事诉讼法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张煌(导师郭小冬教授)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出色的综合素质和对司法实践的热忱,成功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十五批法律实习生项目,开启了在最高人民法院为期四个月的全职实习之旅。其中,张煌同学在实习期间表现突出,荣获最高人民法院“优秀法律实习生”荣誉称号。
在实习期间,谢艺婕和张煌同学严格遵守最高法的各项工作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他们积极参与审判辅助工作,协助法官进行案件审理、证据整理、文书起草等,在实践中加深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深度参与实务调研,针对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为司法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他们还积极投身综合行政工作,在司法行政相关事务中锻炼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两位同学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进一步增强,深刻认识到司法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更加坚定了为法治事业奋斗的决心;司法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件紧密结合,在复杂的司法实践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作风也得到进一步锤炼,养成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他们在实习岗位上的出色表现,充分展现了天津大学法学院学生优秀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精神面貌,赢得了最高人民法院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实习生说——张煌
2024年9月,我有幸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十五批法律实习生,并被分配至审监庭工作。我从审监庭实习生这样一个微妙的角度,参与到了国家法治机器的运转,并在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下满载而归。
审监庭均是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或案件事实复杂,或法律适用存有分歧,工作内容充满挑战性,加班写审查报告是家常便饭。但我始终抱着认真学习而非仅仅刷履历的态度,通过这些工作的锻炼,我的写文办事能力有了不小的进步,对法院的日常运转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专业技能上,通过撰写审查报告,学会从复杂的案件事实中抽离出法律关系,在浩瀚的法律条文中精准捕捉要害。法官的耐心教导,使我学会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案情中抽丝剥茧,寻找法律上的最优解。对一些法律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表见代理的证明责任分配、执行异议之诉中未经竣工验收能否构成合法占有等。每一页卷宗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卷宗中记录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判决。层层叠叠的卷宗不仅构筑了法律知识的牢固基石,更拓展我的思维边界,使我以多元视角审视问题,锤炼出独自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人际交往方面,与法官、书记员沟通,锻炼了表达与协调能力。带教法官为我创造各类学习的机会,使我并非埋首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能够多学习多思考。法官们始终秉持解决问题的态度,非常纯粹的探索解决每一个法律问题,让我深受触动,并对我的工作方式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前辈们的专业素养和高尚人格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我的前行之路。此外,实习生虽被分配至不同庭室,但实习期间时常沟通交流,分享各自的工作经验,互帮互助,收获了宝贵的友谊。
这次实习也让我对法律职业的责任与使命有了深刻感悟,尤其对“三个效果”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事实判断受限于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和信息的不完整性可能莫衷一是,深刻体会到了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区分的必要性。价值观念、道德立场及利益诉求的差异也会影响对事实和法律问题的理解,使得实践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更加显著。一份裁判的作出需要一系列价值判断,需要审慎权衡背后每一个群体的权利。每一份裁判都关乎当事人权益与社会公平正义,严谨、公正、负责的态度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此,由衷感谢最高人民法院审监庭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我的悉心指导,感谢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律实习生制度,为我提高了一个将所学所知和实践相结合的平台。感谢天津大学法学院给予我到最高审判机关实习的机会。感谢我的导师郭小冬老师一路以来对我的指导与肯定,人生有幸,遇此良师。
实习生说——谢艺婕
2024年9月26日起,我有幸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开展为期四个月的实习。这期间,我主要的工作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协助两位法官撰写法律文书。其一,在法官助理的指导下,我协助撰写了部分审查报告和裁判文书。主要涉及商标申请驳回复审行政纠纷、商标无效宣告行政纠纷以及发明专利申请驳回复审行政纠纷。其二,我协助梳理了2021-2024年中国竞彩网植物新品种纠纷案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判赔情况,形成涉植物新品种惩罚性赔偿情况统计图表等材料。其三,我参与了知识产权批量诉讼专项治理活动的部分材料汇编工作,对中国竞彩网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批量诉讼情况以及典型案例有了初步了解。
在工作之余,我也主动参与其他学习活动,以强化自身本领。其一,我积极参与了民三庭组织的知产讲堂以及专家讨论会等。除学习到了专业知识外,韩书记所说的“人生就是用来历炼的,要常怀感恩与敬畏之心”也引起了我的思考与共鸣。用不同的眼光和视角看待困难,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一切,人生的动力也就不一样了。其二,我也有幸参与了11月19日的公开庭审。秦法官、李法官和马法官组成的合议庭,让我感受到了最高院法官审理案件的严谨与灵活,体悟到了知识产权审判中法理与人情、法律与政策互动间的协调与共存。
从开始着手工作时的懵懂生涩,到现在的渐入佳境,我始终坚持“在判决中寻找问题”之目的,在办事效率、理论知识以及心态上的提升和成长都较为明显。机械的书写审查报告以及绘制图表并不难,但是发现、梳理并突出需要讨论的问题,总结、归纳并吸收审判逻辑和各类文书中的语言表达,才是这次实习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十二月以来,办案压力剧增,如何在不耽误进度的前提下保持探索欲和求知精神是我这一阶段急需突破的难题。由于前期的积累,现在的我能在案卷材料中较为快速的找到重点,随后我会在每一份审查报告上写好本案的难点或标出我有疑问的点,在加班的时候把多个类似案件进行对比,加以仔细揣摩。特别是“周六福案”、“欧克斯案”、“金沙窑酒案”等涉及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的纠纷,我期待从中发现一些值得我博士期间研究的问题,我更期待向各位优秀的法官以及法官助理请教。带着这个目的,我感觉每天的工作都是有意义的,主观的赋予今天“意义”,哪怕今天只是发现并思考了一个问题,顶着星光回家的时候,我都是幸福并且感恩的。
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之余,我还参与了最高法的新年团拜会节目。半个多月的舞蹈练习,加深了我和各位民三庭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以及实习生的感情,民三庭的歌舞节目《再唱山歌给党听》在演出中获得了庭领导的一致好评。
感谢最高院提供的广阔平台,感谢天津大学法学院各位领导、老师以及管荣齐导师对此次实习活动的支持,感谢各位民三庭领导、老师的帮助与指导,感谢各位志同道合好友的关怀与激励。四个月的实习经历在我人生道路上埋下一粒种子,在未来的某一天,它必将赋予我在理论知识和人生体悟上的智慧和力量。
日前,两名同学已顺利完成实习工作,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归校园。优秀学生的实习经历将激励更多的天大学子投身司法实践,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天津大学法学院将继续深化与最高人民法院等司法实务部门的合作,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而不懈努力。
(编辑 焦德芳 牛和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