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式人才选拔培养与新文科课程建设”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4-08-12
本站讯 为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人才的贯通式选拔与培养,以及新文科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发展,搭建学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贯通式人才选拔培养与新文科课程建设”研讨会于8月1日至3日在天津大学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天津大学教务处主办,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市城市安全韧性与应急管理研究创新团队、城市公共资源协同治理研究中心承办,中国教育在线协办。天津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人文社科处处长张俊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参与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赵永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院长林喜芬教授、南京大学信息管中国竞彩网石进教授、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宇光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刘蕴霆长聘副教授、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顾建亚教授、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胡昌平教授、武警警官学院教学督导组副组长岳缠教授、河北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任福战、天津师范大学招生管理中心主任王健、天津财经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梁海龙、中国民航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闫肃和天津大学各相关学院和部门的30余位专家。同时,本次研讨会还特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张永祥教授、天津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副处长许晶对会议主旨报告进行点评。会议由天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磊教授与法学院温笑侗教授共同主持。
【开幕式】
开幕式上,天津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人文社科处处长张俊艳教授代表天津大学,对各位嘉宾及参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她表示,贯通式人才培养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基于学科特色,系统设计学科方向与专业学习相适应的本研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希望本次研讨能够成为各位同仁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共谋发展的平台,共同探索人才选拔培养的新路径,推动新文科课程建设的创新发展,为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文科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主旨报告环节】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赵永华教授以《国际新闻人才的“贯通式”培养》为题,全面阐述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校部共建的创新举措,以及在国际新闻人才“贯通式”培养方面的积极探索。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院长林喜芬教授在题为《跨学科融合与贯通式课程体系建设》的报告中指出,数字法学的发展,不仅是对数字技术革命挑战的积极回应,也是推动法学教育与研究的深化,促进数字社会思维转型的关键。
南京大学信息管中国竞彩网石进教授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方法研究》的报告中,指出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应当在积极吸纳全球智慧的同时,广泛推广自身的知识成果。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刘蕴霆长聘副教授在题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文科课程建设》报告中提到,在人工智能时代,各高校需优化文科知识体系,推动文科与理工科的深度融合。
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顾建亚教授以《新文科背景下高质量统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为题,指出统计工作已从传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转向处理海量的数据,统计学科需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有效应对当前挑战。
天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磊教授带来了题为《ASTT 教学方法与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报告,并指出ASTT教学方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公共管理能力及国家安全意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点评环节】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张永祥处长指出,新文科建设分为四个方面:课程体系的重构、课程内容的重建、课程教材的重编、以及课程实践的重塑。贯通式新文科人才的培养,应从教育强国和中国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融合古今中外文化,结合新时代新形势,做好课程内容的更新和优化。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许晶处长指出,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文科建设与人工智能的紧密结合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人工智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天津市积极响应这一趋势,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课程设置,适应新文科教育的发展需求。
8月2日下午与3日上午,与会嘉宾就“本研贯通式人才选拔与培养模式创新论证会”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两个主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相互分享创新人才培养的案例,探讨如何通过产学研融合、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本次“贯通式人才选拔培养与新文科课程建设”研讨会为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合作的高效平台,与会嘉宾们各自分享探讨了在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探索与经验,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新文科建设,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型复合人才提供了有益启示。
(编辑 焦德芳 王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