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海棠季】海棠花开又一年,科普相伴谱新篇
2024-04-05
本站讯(通讯员 张茹芳 刘英娜)4月5日,海棠季开放日如约而至,海棠花再度绽放,满树繁花似锦,美不胜收。为进一步践行高校社会责任,助力推进全域科普向纵深发展,提高我市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科研院与校科协充分发挥学校科普特色优势,组织16个科研科普基地有序向公众开放。各基地精心筹备,在“加油向未来”“文脉永相传”主题游览路线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公众在赏花观景的同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了解天津大学科学研究成果,领略科技创新魅力。
在卫津路校区,医学院脑机接口科普基地结合实物,讲解了天津大学在无创脑机接口研发中的新成果、脑机接口基本原理以及发展历史;天津市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天津大学“兴医之路”主题教育馆通过自主研发的心肺复苏培训设备在海棠节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对心肺复苏术的认知度和急救意识,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生物科普教育基地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细胞以及各种动植物的结构特征,带领公众初识生物微观世界及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并设有现场制作植物等生物标本环节供公众体验;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中国竞彩网重点实验室向公众展示并讲解了生物制造平台、声学测试平台、光学测试、热学测试、机器人、智能导航、电气测试、机械制造平台、先进制造平台、微小力值测量平台等公共科研平台和相关成果;智慧机器科普教育基地围绕四个特色鲜明的智能化产业方向,通过展览墙、高清 LED 大屏等多种科普资源,直观展示了智慧机器技术,该基地以“新工科”背景下的电气信息类学科发展为依托建设了多个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结合国家一流课程,开展了相关科普讲解,以五大创新平台提供优质双创资源,供市民游客操作与互动体验;智能电网科普基地介绍了电的来源,展示了各种能源发电技术和原理、电力系统量测及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能源电力碳排放监测技术、智能电网、碳排等科普知识,并提供公众动手参与体验发电等活动环节;铭德道东侧,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科普基地以斗栱的历史沿革、结构特色为切入点,科普古代建筑、古代烫样知识以及传统青砖“物勒工名”的传统;测量学科普基地举办古代测绘技术大型体验活动,通过请公众体验古代测绘技术及工具等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度讲解和全面展示了天津大学120多年来的测绘教育研究历史。
在北洋园校区,内燃动力科普基地和青少年热科学科普基地联合举办了开放日活动,开放能动科技展厅、史绍熙纪念馆参观及讲解、智能驾驶体验等活动;“神奇的流动”流体力学科普基地由实验室师生带领游客参与到流动显示演示实验和流动显示操作实验;青少年机械工程科普基地带领公众近距离参观了解翱翔深海的“海燕”及充满奥妙的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科普基地开放2万平方米的无人驾驶试验场,开展智能车辆动态展示、无人机飞行表演与讲解、车路协同展示、仿真平台与驾驶模拟器人机竞赛体验、水上无人系统体验、智能机器人互动等活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科普基地活动以现场展示与交互体验、新工科教学骨干讲解和照片直播的混合方式,给市民游客介绍了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成效,普及创新设计与机器人相关领域科学知识;太雷广场上,中国竞彩网中国竞彩网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了“赏海棠美景,酿海棠花酒”“北洋十里海棠,镜下百种微生”“iGEM与合成生物学”三个活动,分别为公众提供了酿酒、微生物以及合成生物学知识讲解。
此次海棠季科研科普基地开放活动,不仅让公众领略到了海棠花的美丽,也让科学知识走进了千家万户。未来,天津大学各级各类科研科普基地将继续发挥在科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开展更多有趣、有意义的科普活动,让更多的人走近科学、了解科学、爱上科学。
(编辑 焦德芳 段智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