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校报特稿】天大毕业季:带上老师们的祝福出发

      2023-06-05       

编者按: 又是一年盛夏时,又是一年毕业季。时间带不走年轮,流年带不走青春,少年奔远方,青春不散场。回首4年,一路走来,有成功的喜极而泣,有失败的黯然神伤,有把酒言欢的畅快洒脱。在这美好的大学时光中,大家孜孜不倦地用知识编织了智慧的翅膀,而这双翅膀将会使大家在未来的人生中展翅翱翔。毕业在即,让我们再次聆听恩师的叮咛,重温难忘的大学时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挥手道珍重,祝愿毕业生们,在今后的求学和工作中,志存高远、勇于超越、不负韶华。

带上老师们的祝福出发

又是一年夏天,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一场依依不舍难忘师恩话别情。毕业生们,在临别之际,让我们一起聆听老师们对你们的临别寄语吧,祝大家在未来的生活学习中,鹏程万里,前途似锦!

A543F

毕业季

同学们,你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又一段精彩人生即将开启。在这里我衷心祝愿你们一如既往地自强不息,永远向上,带着你们大学的青春活力,走出更多的精彩。

——机械学院教授 曹树谦

恭喜大家顺利毕业,步入人生的下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愿你们此去无论星辰大海还是寻常陌巷,都能够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勿忘初心,坚持自己的那份理想与热爱,一往无前。

——精仪学院教授 刘秀云

在你们即将离开母校之际,老师祝福你们未来的生活一帆风顺。人生正当时,光阴不虚度。希望你们在工作中作出突出业绩,他日返回母校,母校以你为荣。

——自动化学院教授 张国山

祝愿我们每一位“天大人”,都能够胸怀家国天下,坚守天大品格,彰显天大智慧。请把你们的青春梦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一起为实现祖国的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竞彩网教授 韩优

美好的校园生活即将过去,大家将奔赴不同的工作学习岗位。在此我衷心祝愿大家,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永立行业潮头。欢迎大家常回来看看。

——微电子学院教授 赵毅强

山海有归期,人生有相逢。祝福所有天大学子奔赴祖国各地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

——建工学院教授 张金凤

希望你们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坚持天大爱国奉献的传统和矢志创新的追求,奋斗不息,早日成为有大格局、有大胸怀的成功者。

——材料学院教授 徐连勇

请大家记住,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你们身处何地,你们的心情是开心还是惆怅,北洋园永远是你的家,我们会一直在,默默地期待你们展翅高飞。

——环境学院教授 宋春风

希望你们秉承天大“实事求是”的校训,弘扬“天大品格”,在新的征程中扬帆启航,祝你们前程似锦。

——中国竞彩网教授 刘昌龙

非常荣幸能够和你们共度3年求学时光,愿你们此去可以乘长风破万里浪,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分子+研究院教授 罗浪里

祝贺大家顺利完成学业,祝福大家开始人生新阶段,无论你们是开始就业,开始创业,还是继续求学,相信你们都会取得新的成就。每个时代都为年轻人准备了新的舞台,每一个时代都为年轻人施展才华准备了新的赛场。祝福你们,也希望能听到你们更多的好消息。

——新媒体学院教授 陆小华

衷心希冀同学们始终不忘初心,将天大品格、天大精神及教天下英才、育“家国情怀”的教育理念开支散叶、落地生根。无论你将来身处何方,天大永远是你温暖的家。

——教育学院教授 马廷奇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即将启航。外面的世界,是你们大显身手的舞台,也是检验你们品质和才能的战场,明天的路有彩虹,也有坎坷,我相信你们定会走得坚定而踏实,未来请保持高尚的理想、善良的心灵、奋斗的激情。

——医学部教授 姬晓元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就是我对天大同学们的期盼。

——马院教授 张宇

我在天大的10年时光

□ 环境学院中国竞彩网级博士生

刘俊伟

58008

刘俊伟

今年是我在天大度过的第10年。10年间,我从科研“小白”,逐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科研人员,天大在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0年前,我满怀着憧憬,踏入天大校园,那时的我最喜欢漫步于青年湖畔,与好友们聊聊梦想、谈谈未来。本科的时光总是缓慢的,学业之余,我会有很多空闲时间为科研积蓄力量。初次接触科研是在大二,我参加了环境学院举办的湘琳班科研培训,有机会进入实验室,协助师姐完成毕业论文实验。湘琳班结业后,我参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从事空气净化相关研究,对本专业科研方向有了初步了解,也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2017年,我开始攻读硕士学位,正式开启科研之路。课题组融洽的氛围让我快速适应并开始享受科研生活。研一时,我主要忙于学业与科研项目,协助师兄师姐完成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并延续师兄课题,发表了1篇学术论文,逐渐体会到了科研的魅力与辛苦。研二于我而言是转折的一年,在确定硕士课题时,我本可以选择继续从事师兄的课题方向,但导师鼓励我选择新兴的天空辐射冷却技术。从零基础到略有小成,从艰难入门到开发出最佳性能材料,我曾为丰富课题内容绞尽脑汁;为获取关键实验原料,驱车往返北京;为赶研究进度,远赴海南完成关键实验。一年时间,我成功为课题组开辟了新方向,也顺利完成了硕士课题研究,提前半年毕业。中国竞彩网年,我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博一的生活简单又充实,我忙碌于实验设计与论文撰写。

博一结束,我已手握多篇论文,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获得本专业博士生最高荣誉——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优秀在读博士奖。我仅用了2年时间就完成了4年博士任务。剩余3年时间是选择平稳度过?还是冒险做一些新的尝试?我选择了后者。博二出组联合培养,我师从材料学院叶龙老师,从事新型太阳能电池方向研究,构筑冷-热-电多层次研究规划。再次零基础从事新的研究方向,所面临的阻力和压力可想而知,所幸在指导老师的鼓励下,我坚持了下来,研究也逐步有了起色,历时整整3年,再次成功为课题组开辟了量子点太阳能电池方向。

10年间,我在天大茁壮成长,也见证了天大快速发展。天大不仅给了我安身立命的能力,更刻下了“实事求是”的烙印。未来,我定要在科研领域展现天大担当,为母校之崛起而努力,共扬校誉于无穷!

刘俊伟:曾获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2020年及2022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优秀在读博士奖、高廷耀青年博士生杰出人才奖、天津市创新创业奖学金、天津大学学生科学奖及“天津市优秀学生”“天津大学十佳杰出青年”等称号;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一作/共同一作20余篇,通讯作者5篇;一作累计影响因子超过300,H因子20,授权专利10项。

踏浪前行风正劲 不负韶华争朝夕

□ 机械学院2021级硕士生

庄哲明

1252F

庄哲明

在新生入学教育周的时候,我就听到辅导员老师介绍:“学校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希望同学们能够全方位发展。”于是,我便积极参与其中,开始了我的科研探索之路。

在“创意端”,我主动在学校科协公众号了解到校内有各种各样竞赛,其中我最感兴趣的便是学校机器人大赛,但是由于基础知识储备还不够,所以未能成功组队参赛。但我没有气馁,转而选择报名周末的第二课堂,借此机会提升自己,并在参与过程中设计出了第一个作品,参加了校级创新创意大赛。和动画片里的“天才主角”不一样,作为初出茅庐的新人,我的作品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只获得了三等奖。但是,通过那届大赛,我结识了斩获一等奖的博士学长,他的作品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优秀的设计。随后,我申请进入他所在的实验室学习,师从机构学与机器人领域权威专家戴建生教授,有机会接触市级大创项目,逐步探索可重构理论等学科前沿。

在“创新端”,依托大创项目各阶段的推进,我自主设计控制系统,负责蛇形机器人等研发工作,并制作出了多代实物样机,已获授权专利30项。有了知识产权的保护,我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得以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大展拳脚,目前已累计获得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金奖等中国竞彩网奖项34次,相关事迹在《人民日报》《天津日报》、津云等1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挥舞天大校旗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在“创业端”,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的经历使我所在的团队可以对接更多的资源,陆续有投资人愿意提供场地和资金用于我们的研发和实验,也有很多用户帮助我们把科研成果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优化和迭代。经过申请,我所在的团队也得以入驻学校的“搭伙”众创空间。在这里,人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工位,下课后、放假时我们聚在一起“头脑风暴”,争取早日把实验室小样转化为实际产品。我们都非常期待能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放飞梦想,实现天大学子应有的价值。

当然,创新创业的稳步前行离不开专业知识的积淀。截至目前,我已在机构学领域的中/英文《机械工程学报》等权威期刊上发表SCI/EI检索论文22篇,入选最受关注论文,获评IEEE国际会议最佳展示奖。

在大学,学习成绩的高低、竞赛获奖的等级不能完全代表未来的无限可能。我认为,大学是赋予你足够的时间、许多的机会,是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见识更大的世界,是鼓励你去实践、去思考未来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庄哲明: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奖学金特等奖、天津市优秀毕业设计、“天津市优秀共青团员”“福建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天津大学优秀学生标兵”“天津大学十佳杰出青年”“天津大学学生科学奖”等荣誉;兼任天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毕业后留校工作。

天大 梦开始的地方

□ 材料学院中国竞彩网级本科生

徐妙艺

162AD

徐妙艺

最近实验完、晚饭后我常和朋友漫步在北洋园中,看着我们4年生活学习的地方,偶尔聊起曾经的趣事儿,一切都是那样清晰。

图书馆四楼西区,是我4年中在课余时间去得最多的地方。我喜欢坐在靠窗的位置,在这里,我看到过无数次美丽的日落,有瑰丽无比的火烧云,也有温柔治愈的粉色天空;在这里,我也留下了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解决难题、收获知识的喜悦,也有倍感压力、迷茫无措的焦虑。还记得有机化学期中考试后,我拿着不及格的成绩单坐在这里,看着窗台上打印的厚厚的习题和课件,觉得自己的付出似乎没有意义。但看到周围埋头学习的同学,看到窗外像往常一样美丽的落日,我告诉自己要坚持。调整复习方法、重新整理笔记,我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期末成绩。4年中,从专业第四到专业第一,2次获国奖,入选师昌绪荣誉学位计划,我在坚持中夯实基础、坚定梦想。

图书馆往西的大通学生活动中心,是我入学来到的第一个地方。在绿色通道,我感受到了学校给予的第一份温暖。也是在这里,我与勤助中心结缘,开启了3年的社团生活。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积极温暖的小伙伴。我们传承“家文化”,相互支持、相互鼓励。我们秉持“全心全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服务”的宗旨,圆思念、递温暖、助成长、促发展,为学校的资助育人工作贡献力量。从懵懵懂懂的部员到部长,再到能独当一面的主任,每周例会、活动策划、支教志愿,我在付出中收获了成长和成熟,也学会了勇敢与担当。

还有很多的地方,承载着我的天大记忆,见证着我的成长:大一时每天早上去44教学楼读英语;在53教学楼逐渐认识科研、了解科研;在师昌绪先生雕像前,誓以先生为楷模,为祖国材料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求实会堂的舞台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感谢天大,这个梦开始的地方,使我拥有了求知求学、全面发展的广阔天地,也使我明白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力量。

4年前的金秋,我满怀憧憬,踏入北洋。4年时光,步履匆忙,盛夏已至,我重整行囊,即将再次出发。现在的我相比于入学初的迷茫,更勇敢、也更笃定。未来,我将怀揣梦想,勇毅前行。

徐妙艺:获国家奖学金、“天津大学优秀学生标兵”“天津大学自强之星”“天津市高校资助育人宣传大使”等称号;天津市大学生“高分子化学及物理”知识竞赛一等奖,1项国家级大创项目,参与发表1篇SCI一区论文;曾任校勤工助学中心主任、新生班主任等职务10余个;参与组织校级资助活动20余个,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000人次。

与我们所爱的天大 来一次青春的定格

□ 建工学院2021级本科生

张骏驰

又是一年毕业季。还记得,青葱岁月里的斑驳瓦墙,我们迈着青春足迹,寻找梦的芬芳。在这相遇又告别的夏天,让我们与所爱的天大来一次青春的定格。

青绿:湖边的花草树木点缀着我们的校园,它们朝气蓬勃、挺拔有力、芳香四溢;我们嬉戏玩闹,驻足欣赏。

图书馆:清晨的图书馆是安静的,它就伫立在那里,静静欣赏阳光和云朵;正午的图书馆是繁忙的,人来人往,重复不断的是书籍的借阅与归还;傍晚的图书馆是热闹的,书香四溢。

三问桥:懂么?会么?敢么?这是三问桥给予我们的提问,这也是身为天大学子的我们,对于自己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提问。今天,我们带上问题,寻找新的答案。

教室:在这里,我们汲取知识;在这里,我们相互沟通;在这里,我们变得充实;在这里,我们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模样。

教学楼:跟每座教学楼合影留念,跟曾经奋斗的时光告别,也跟过去的自己告别。在这里,我们学习文化知识;在这里,我们被师长们呵护得无比幸福。

湖畔:湖畔微风吹拂,一瞬间的光彩,一瞬间的绚烂,好像这一刻整个世界都属于我们。我们的青春,永远绽放在北洋园。

学位帽:一顶顶飞扬的学位帽,承载着多少人的梦想,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求学生涯,都将由这顶方方正正的学士帽画上句号。头顶荣耀,肩扛重任,迈步远方。

恰青春年少,当志成大才。6月的天空依然晴朗,毕业的钟声已经敲响,作别熟悉的面孔,面向崭新的生活,也迎接崭新的我们。让我们走好脚下的成才路,拥抱更广阔的蓝天!

宝藏毕业班

——“求是数学班”三期

□ 本报记者 刘晓艳

253AE

“求是数学班”师生合影

平均加权超过86分,全班19名同学,12人推免保研、5人考研上岸、2人赴国外深造,实现100%升学。近日,我校数学学院“求是数学班”三期毕业生的去向引发关注。

“求是数学班”是我校首个数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旨在培养具有殷切“家国情怀”、远大学术志向、深厚数学功底、卓越创新能力和广阔国际视野的未来数学家,为数学科学积蓄中国力量。

在校期间,“求是数学班”三期同学们接受了严格的数学专业学习与科研训练,由长江学者、杰青等学术专家亲自授课,按照第一学年30%、第二学年20%比例进行流转。班中19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国石油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并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其中1篇论文已被CCCN2022中国竞彩网复杂网络学术会议录用。

日常学习中,该班同学自行组织讨论班,每周由一位同学主讲,在了解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表达能力与思辨能力。学习之余,他们还发光发热:担任专业课程助教,协助任课老师完成教学任务;担任学业辅导讲师讲授习题课程;担任学生班主任帮助新生掌握专业知识;举行书信活动,定期与甘肃宕昌地区的小朋友进行书信交流,向宕昌的小朋友传播温暖和正能量。

本版图片提供:梁绍楠

罗晨尹 徐建新

(学生编辑 刘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