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天津日报:以一流大学建设服务天津高质量发展

      2022-07-25       

《天津日报》 2022年7月25日 09版

天津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天津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战略任务、重大举措和重要要求,对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部署。天津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刻认识到,中国竞彩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指引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思想旗帜、前进灯塔,必须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这一政治灵魂。要以中国竞彩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牢记领袖教导,紧跟核心奋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主动融入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不断将自身的科教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在服务天津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实际行动中彰显天大担当、贡献天大力量。

一、服务天津高质量发展,必须持续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天津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全力建设人才强市,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培育扎根天津、规模宏大、结构优化、能力突出、担当有为的战略人才队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首先立足地区发展实际,把服务国家、区域、行业需求及学生全面成长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要强化价值塑造。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构筑大思政格局,培养具有强烈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特别是结合天津特色开展好“热爱我求学的城市”等市情教育,让更多学生了解天津、热爱天津最终能够留在天津、建设天津。要聚焦能力培养。面向天津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和未来需要,实施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围绕产业急需、“卡脖子”技术攻关、产业链薄弱环节等,培养造就一批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和卓越工程师,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注重融会贯通。充分发挥大学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推进天津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积极开展高端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发挥高校人才集聚优势,大力引育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典范性的战略人才,不断完善全方位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的管理体制机制,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供应链,让人才能够“留在天大、服务天津”。

二、服务天津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开展高水平科研,为天津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支持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特色大学,扶植一批冲击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学科,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高校是地方战略科技力量,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结合点,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具有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地方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产出。要瞄准产业升级优化学科布局。坚持“以用立业”,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天津产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学科布局,建设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医学工程等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专业,为天津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要聚焦重点领域建设创新平台。围绕“四个面向”,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集中力量建设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等高水平重大创新平台,开展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专项研究,持续提升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为城市发展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要锚定战略急需开展科研攻关。引导广大师生将“国之大者”与研究领域结合起来,将专业理论与发展实际结合起来,从天津高质量发展全局想问题、搞研究,进一步强化人才对接和技术对接,激励、组织师生走出校门,主动与地方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项目合作与技术攻关,推动“天津制造”向“天津智造”转变,更好地服务天津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的战略部署。

三、服务天津高质量发展,必须不断推进高效能融合,为天津建设提供深入全面的服务支撑

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与使命,也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依据。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加快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作为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高校必须与城市双向赋能、协同共进。要深入推动产学研合作。服务天津市“制造业立市”部署和“一基地三区”建设要求,大力推动“市校”合作,加强与南开区、津南区、武清区、滨海新区等合作,建好研究院、科技园、实验室,扎实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不断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由“智”变“金”,持续为天津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要大力加强智库建设。高校智库是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载体。打造特色新型高端智库,围绕经济科技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社会基层治理中的堵点痛点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等内容,积极开展长远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调查研究,源源不断产出一批具有思想性、建设性、可行性的智库产品,为天津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要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科技、文化优势,多方面推动乡村经济文化建设。持续做好与津南区、宝坻区等村镇小学的合作共建,开展好“云课堂”等科普教育活动。今年,学校建立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在杨柳青建立实践基地,将教学与地方文化现实需求相融合,打牢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

天津大学党委将持续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历史自觉和行动自觉持续推动党代会精神落实落地落细。

天津日报:#tjrb/html/2022-07/15/content_159_6457567.htm

(编辑 董玥欣 袁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