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春雨讲坛开讲:听“先生”讲故事 悟人生 担使命

      2021-11-10       

本站讯(通讯员 陶森)11月5日下午,由天津大学老教授协会和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建工学院和文学院承办的“春雨讲坛,师生共叙”师生座谈会在北洋园校区海棠书屋举行。原建工学院党委书记、岩土工程专业教授杨进良老师,原外文学院院长、学校老教授协会副会长丁树德教授,建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宝珑,学工部负责教师以及建工学院水利专业新生代表、文学院党校学生代表和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DSC_8884.JPG

参会师生合影

会上,两位老教授分别结合自身专业学习与教育教学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了近年来国家、学校和专业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鼓励同学们传承革命薪火,勇担历史使命,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之中。

DSC_8834.JPG

杨进良教授与大家谈报党恩和解读水利专业

杨进良教授出生于河北一个偏僻的村庄。家乡连年的水患、党组织的光辉与同村大学生的鼓励让他坚定了学水利、报效祖国的信念,于1960年顺利考入了天津大学水利系,毕业后一直在水利系和建工学院工作,退休后仍然担任退休党员教师支部的支部书记,兢兢业业为党工作。杨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求学岁月中难忘的人和事。“速速行舟,缓缓行舟”“且看秋光胜春光”,讲至兴致高涨处,他高唱系歌,手打拍子相合。在场听众们无不为他的家国情怀和水利情怀所触动,不由自主地纷纷鼓掌。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还是你们的。”杨教授引用毛泽东主席对青年人的寄语,勉励同学们刻苦学习,奋勇拼搏,敢为人先,为将天津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DSC_8875.JPG

丁树德教授与同学们分享如何爱国

丁树德教授是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批大学生,于1984年来到天津大学,期间出访过许多国外名校,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在斯洛伐克筹办孔子学院期间,丁教授曾多次主办或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承担着向外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职责。在与外国友人的交往和国际事务见闻中,丁老师对于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发展、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有了新的见解。他通过讲述在斯洛伐克组织中国文化节、与华人华侨一同维护国家形象等亲身经历,号召同学们一定要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可堪民族复兴重任大任的时代新人。

DSC_8722.JPG

建工学院学生演绎《百年新征程,奋进建工人》 舞台短剧

建工学院和文学院的学生代表踊跃发言,表达了自己对老教授的崇高敬意和感谢,向两位老教授汇报成长经历、学习体会和心得感悟。建工学院黄荩毅,王思琪、王子潇、王哲同学表演了以学院优秀校友为原型的舞台短剧《百年新征程,奋进建工人》。同学们饰演为国家基建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前辈们,在故事中传递“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情怀。建工学院杨旺同学为大家讲述了袁国林、余元君学长深耕专业,投身国家重大水利设施建设,利国利民的感人故事。文学院于广泽同学带来《清平乐·六盘山》的解析与朗诵,让师生在诗词中重温红色故事,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情怀。

DSC_8799.JPG

文学院于广泽讲解《清平乐·六盘山》

座谈会后,学生们纷纷表示,两位老教授的身上都洋溢着“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的信念,他们平易近人的态度也如春风化雨,温暖了萧瑟的秋意。作为新时代青年,要牢记党和人民的期望,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始终秉承天大品格,认真学习专业知识,锻炼过硬本领,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DSC_8758.JPG

建工学院杨旺分享杰出校友故事

文学院于广泽同学表示,两位老师结合生活和工作经历为大家讲述了他们建设祖国、报答党恩的故事和对爱国精神的理解,案例生动形象,让他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一代代优秀校友们扎根祖国大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求发展的不易。

智能制造与建造大类2021级王思琪说,通过参加“春雨讲坛,师生共叙”座谈会,她了解到了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她学好本领、建设美丽中国的理想,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新时代学子肩上的重任。

DSC_8814.JPG

“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春雨讲坛由天津大学老教授协会和学工部牵头举办,旨在搭建老教授与青年学生交流、对话的桥梁,老师传道授业,学生潜心问道。此次交流活动是春雨讲坛的第一期。后续,老教授协会和学工部将继续推进春雨讲坛建设,以丰富多彩、学生喜爱的形式,促进师生情谊,碰撞思维的火花,赓续红色基因。

(编辑 刘晓艳 贾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