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光明日报:天津大学永远跟党走服务好国家重大科技需求

      2021-09-16       


《光明日报》2021年09月13日

B420

天津大学张太雷研究中心教授蔡文杰(右一)在张太雷展室向学生们讲述烈士生平。天津大学供图

D38A

天津大学师生编排《醒世惊雷》原创红色话剧。天津大学供图

C6A3

天津大学校景。天津大学供图

在校史博物馆,真切地体悟校友先烈投身革命事业的初心;走进大讲堂,听专家讲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幕幕,是天津大学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创新内容形式方法立德树人的生动缩影。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天津大学党委把学习贯彻中国竞彩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举办题为“百年大党开创民族复兴辉煌未来的政治宣言”专题辅导报告,全校各级党组织以座谈会、专题研讨班等形式开展学习活动,还面向全体学生组织了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社会实践。

营造身临其境逼真效果,用红色故事立心铸魂

2021年9月,开学季,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中的张太雷展室成了校园里最“火”的地方。

一堂名为“一封家书探初心”的情景教学党课正在这里进行。这堂情景教学课是围绕张太雷的一封家书展开的。革命先驱、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张太雷,在天津大学的前身天津北洋大学求学期间,就立志改造旧社会,走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道路。1921年,张太雷赴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前写下一封家书,向妻子、母亲表达了自己放弃做官发财之路、走上共产主义道路的决心以及“谋将来永远的幸福”的初心。

视觉声光效果配合师生情真意切的“情景再现”,让这堂别开生面的党课深受欢迎。200多个师生党团支部预约,近5000名师生来到这里追寻初心、接受教育,感受和体悟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坚定信念、如磐信仰。

感动和感悟留在心间、落在笔端,转化为立志报效祖国、人民的誓言和行动。师生留言簿上有这样一条留言:“正是这些仁人志士勇担时代重任,不畏艰难险阻,才换来了今天一张张‘平静的书桌’。我会把这些党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也要让青春之花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在天津大学,党史学习教育蓬勃开展,因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受到师生喜爱。

学校举办“穿越百年看初心”展览,认真梳理百年来校史上不同时期的先进人物,如革命先烈、老党员、老英雄、老模范、老教师、杰出校友等,展现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传承学校光荣传统、牢记初心使命的事迹,让今天的师生观众悟初心;同学们自发排演红色舞蹈《晨光曲》《八女投江》《无名的功勋》《风声》,还将原创话剧《侯德榜》《醒世惊雷》以微短剧的形式展播。

日前,天津大学举行党史学习教育示范党课观摩会,会场座无虚席。以《北洋大学“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学生运动》为主题,93岁高龄的何国模校友饱含深情地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北洋大学师生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爱国运动的革命故事。观摩会结束后,观众的思绪久久沉浸在这段红色的党史故事中。中国竞彩网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天津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许全军说:“我们要以前辈为榜样,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继承天津大学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

“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讲好学校办学历程中天大人爱国奋斗的故事,激励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当好新时代的奋进者,是天津大学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说。

讲好红色精品课,将科技实践与党史学习相结合

“精致的手绘演示图,让人敬佩。”一段时间以来,天津大学党史课堂上的一幅板书,在师生朋友圈内转发,频频获得点赞。

板书所画的是长征途中红军从四渡赤水到巧渡金沙江的地图,红、绿、蓝等彩色粉笔线条交织,配以讲解,让师生领略到毛泽东同志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及红军的机智勇敢。因这幅板书,创作者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程斯宇,也成为学生眼中的“明星教师”。

33岁的思政课教师程斯宇没想到,会因为课堂上的板书成为“明星”。一幅手绘示意图,其背后是他日复一日地反复练习。3年前,程斯宇来到天津大学任教。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时,他发现板书更能引起工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便尝试将板书运用到日常教学中。

如何以“用兵如神”为切入点,深刻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程斯宇结合学生特点,将地理位置和当年红军的行军路线标注在黑板上,再加之详细讲解,让党史学习更加可感,更加入脑入心。“一定要讲好、讲精彩,这是发自内心的信念和热爱,也是作为共产党员、一名思政课教师肩负的使命和责任。”程斯宇说。

这仅是天津大学用“金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缩影。学校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打造引人入胜的革命历史课、思政精品课、主题实践课,引导师生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开设“中国共产党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10门思政“金课”,实现“四史”学习全覆盖。

天津大学还举办虚拟红色场馆讲解大赛,将中共一大会址等9座党史展馆搬进VR(虚拟现实)课堂;开发“从百年党史看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课程,“新工科”实验班学生制作人工智能车“重走长征路”,将科技实践与党史学习相结合。

“紧密联系学生的学科专业实际,把理论问题讲生动、讲鲜活,把科学体系讲透彻、讲明白,让年轻人自觉听党话、跟党走。”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巍讲了10多年思政课,越发觉得把课讲好不容易:“用好用活百年党史教科书,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关键在教师,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信仰的力量才能更加深厚。”

坚定红色信仰,努力打造更多国之重器

五四青年节前夕,一场以“铮铮风雷百年,学史砥砺初心”为主题的宣讲在天大引发观者如潮。

这是天津大学学生党史宣讲团的一场宣讲:话剧社的同学通过演绎的方式,把校友张太雷“请”上舞台,与现场观众展开一场感人的“时空对话”。

天津大学学生党史宣讲团团长、经管学部学生田烁说:“希望能通过这种形式,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树立与时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如何把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中、把青春梦融入强国梦,用实际行动献礼建党100周年。”

两个月后,田烁作为天津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乘上开往甘肃省宕昌县的火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在宕昌,她和小伙伴们一起组建“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鼓励青年学子围绕家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旅游规划与推广、农产品种植与销售等方面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走出张太雷展室,“大装置”党支部的年轻人个个心潮澎湃。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正在建设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师生都亲切地称之为“大装置”。“大装置”党支部是这项工程科研和建设的核心团队,更是一支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突击队。

“2021年春节,我们党支部几乎全员留津,在工地过了一个‘科研年’。”青年教师杨政龙说,“我们要把‘大装置’建设成为中国抵御自然灾害的国之重器,这是我们的担当。”

新学期伊始,太雷班学员陈光耀向党组织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是天津大学“海燕”团队的一员,这是国内首批开展水下滑翔机研发的团队之一。2020年夏天,他们研发的“海燕-X”水下滑翔机在太平洋深处开展连续6天的综合调查,将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刷”到了10619米。2021年“海燕”团队又有一款新型号水下滑翔机即将出海测试性能。陈光耀将和学长学姐们一起,尝试为水下滑翔机搭载更多类型的传感器,满足国家海洋探测的多样化需求。

“这所大学诞生了中国第一台飞机发动机、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第一座海上石油平台。革命先驱张太雷、经济学家马寅初、‘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吴自良、桥梁专家茅以升、化工专家侯德榜……天大人始终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在2021年秋季新学期开学第一课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这样说。金东寒表示,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第一要义。“要牢记中国竞彩网总书记殷殷嘱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本报记者 陈建强 刘茜 本报通讯员 焦德芳)

光明日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09/13/nw.D110000gmrb_20210913_1-05.htm

(编辑 焦德芳 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