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校报特稿】纪念建校125周年 “天大品格”篇——“严谨治学” “严谨治学”——传承百年的治学品格

      2020-09-15       

“天大品格”篇——“严谨治学”

“严谨治学”——传承百年的治学品格

□ 本报记者 赵习钧

有一种精神,可以传承百年,作育人材。有一种品格,可以直触灵魂,塑造未来。

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堂,一座跨越3个世纪,走过了百廿余年光辉岁月的文化殿堂,终于迎来了她125岁的诞辰。125年风雨兼程、125年曲折跌宕,是什么样的精神让她在浩瀚的高等教育长河中屹立不倒,是什么样的品格,让她培养无数卓荦英华,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才智和力量。

是“立德树人”——不变的育人初心,是“严谨治学”——不变的育人品格。


“严谨治学”

是传承百年的教风学风

“严谨治学”从字面上讲是“严格要求,专注教学”之意。中国传统文人对“严”字有着独特的价值取向,韩愈在《进学解》中有言:“《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可见国人对治学之严格谨慎、精炼准确的要求根植于中华5000多年的文化之中。天津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素以“兴学强国”“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等品格名扬海内外。

“严谨治学”寓于“实事求是”之中,是天津大学文化的又一集中体现。其表现在师生身上则是一种教风和学风。它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行为,经过10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已内化为一种“天大人”的内在驱动和文化自觉。

北洋大学创建之时制定的各项规章中,有一篇《教习规则》,其中事无巨细地记录了对于“教习”也就是老师们的教学管理要求。这对于还处在晚清封建时期的大学堂来说可谓一项“创举”,它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对于教师这一在传统观念中居于上位者的规范性约束,也成为严格教学管理的有力印证。授课要让学生领悟而不厌烦,训诫学生要用“正言”不能大声“呵斥”,给学生打分数要公正,不能因为老师的好恶而增减……其中很多的教学理念放在现在来说也绝不“落伍”。

“--教习授课当循循善诱,使学生领悟,不得厌烦。

--学生犯规当正言告诫,不得呵斥。

--教习告假须函知监学官传知学生停课,若未告假以旷课论。

--教员如未经告假,随时旷课者,或有意紊乱规则,或确系不能胜任者,由总办总教习据实查明辞退。

--学生分数须秉公详记,不得以爱憎为增减。”

——节选自北洋大学1904年制定的《天津大学堂新订各规则》中关于教习(教师)规则的要求。



从中国第一部大学章程——《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章程禀》的严格制订、执行,到首任总教习美国人丁家立11年如一日“办事认真,治学严格”,再到教务提调王邵廉“治校严明……不惟学生敬畏如神明,外籍教授莫不心悦诚服……北洋功课愈以森严闻世”,无不体现了“严谨治学”的校风。著名水利学家、天津大学老校长张含英总结到:“严格是北洋的一个特点。”机械学家、天津大学知名校友潘承孝回忆:“教师督促严、考试严、升留级严,学生也以做一个北洋大学学生而自豪。”即使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期间,学校西迁入陕,“严谨治学”的学风也丝毫未减,至今留下“七星灯火”的美谈。


北洋大学时期图书馆阅览室


老校长李书田在《国立北洋工学院季刊发刊词》中曾提到:“惟因北洋师生之‘实事求是’也,教师讲授实验之点,恒多于他校,学生上课自习之时数,亦超越乎寻常。教者学者,惟日孜孜。”北洋的师生恪守“实事求是”精神,所教所学都远超其他学校,故而于治学之求真求知“孜孜”不倦。北洋大学教授曹诚克在《国内矿冶工程教育现状下几个问题》中,列举了北洋与其他工科院校所开课程、学时数据的比较后说:“北洋功课之重,考试之严,青年求学者之视北洋为畏途,不自今日始,而于今为烈……人家俱称北洋学生为牛,言其终日受鞭策,只知工作,全无休息之谓。”当年课业之繁重、考试之严格,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北洋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寿昆曾自豪地说:“北洋大学一向有俭朴苦读的作风……花花公子的少爷们不到北洋来读书,他们吃不了那样的苦。”但就在这样堪称“严苛”的环境之下北洋大学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诸如“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吴自良、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师昌绪等各行各业的卓越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寿昆


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陈列着6份老笔记,其中最“年长”的作者已有101岁。发黄的稿纸、娟秀的笔迹、工整的公式图样,这些出自前辈师长之手的老笔记,无声诠释着从北洋大学到天津大学这百余年学术历史中,怎样治学才是“严谨”。


茅以升校长为张度同学修改的作业


1977级学生见证功力的笔记


而最新收集的近年大学生笔记,同样一丝不苟。多年来,学校持续开展“笔尖下的天大气质”好作业、好笔记评选和展览,就是传承前辈这种精神,彰显天大品格。


90后学子展示“好笔记、好作业”


好学生是教出来的,好的学风更离不开优良的教风。《礼记·学记》中有言:“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天津大学(北洋大学)125年的办学历程中,教风和学风不断相互促进,传承至今。

1951年,年仅18岁的贺焕然有幸考入天津大学机电系学习。毕业多年后,他将珍藏几十年的一份厚厚的毕业设计手稿捐赠给了天津大学校史馆。这份包含当时全部图纸和设计内容的手稿是在老校长史绍熙的指导下完成的。除了感受到史绍熙的严格,贺老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毕业答辩时史校长对自己的提问:“你认为现在内燃机发展的主力应集中在哪些类型的车上?”贺老说:“当时我的回答是轿车,可是史校长指正了我,他说:‘祖国正处在建设时期,我们更应该发展运输车。’史校长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我们常常谨记国家对自己的培养,时时砥砺自身努力学习回馈于社会。我想,这就是天大精神。”


1957届毕业生在答辩


当今在天津大学的课堂上,这样的教风学风一直潜移默化地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在天大,电子化教学早已普及,但至今仍有老师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坚持板书。自动化学院教师肖亮在上“电力电子技术”基础课时,板书不仅工整而且图文并茂,被同学们赞为“中国好板书”。天大教育学院青年教师那一沙讲授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上,黑板上密密麻麻字迹工整、层次清晰,被赞为天大“最好板书”。


学生下课后拍肖亮老师板书


“严谨治学”

是求真育人的质量原则


在中国竞彩网年底举办的天津大学“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开幕式上,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和再造成为会议关注的焦点。“落实管理责任、优化培养过程、保障资源配置、建立测量、分析、改进系统,设计科学的测量指标和分析方法,运用PDCA循环……”现代化科学化的高等教育运营管理的理念正在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提供科学的理念方法。

知来而鉴往。回溯过去,人才培养严格的质量观贯穿在以北洋大学(天津大学)为代表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长河之中。

北洋大学初创时,在1895年9月19日《盛宣怀请奏设立本校章程禀》是北洋大学开创时的办学章程,内有学制、招生办法、规模、功课、经费及管理等。在《头等学堂章程》中,提出“头等学堂以选延教习、挑取学生两大端最为紧要”。严格聘任教师、严格挑选学生,“宁缺毋滥”成为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创校之初“严谨治学”精神的重要体现。

据记载,北洋大学初办时期有教习28人,外籍教习多为美国著名学者,中国教习多为硕学鸿儒。教师授课认真、要求严格,学术水平高;招生严格、生源质量高。1895年头等学堂第一批招生30人,二等学堂招生90人。第一期在港招生报考应试者千余人,仅录取10余人。“百里挑一”的录取率可见当时挑选生源何其严格。这一“重质不重量”的作风也一直坚持下来。1936年北洋大学招收新生,在天津、北京、上海、武昌四地招生,报考人数为1220名,录取123名,报录比仅为10.1%。北洋大学始终坚持高标准严格聘任教师、保证生源质量,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宁缺毋滥还体现在学生培养的淘汰制上。据1923年毕业的陈立夫回忆:他们那一届班次,原本有45名新生,到毕业时只剩下土木16人、矿冶15人,一共31人,中途不是因病辍学,就是成绩不够标准而退学,几乎占了三分之一的人不能终学。《大公报》曾评价北洋大学说:“其对学生重质不重量,故三四千人报考,录取不过二百人,经历年淘汰,毕业时往往不过二三十人……然此谨严作风至今未变,是以北洋大学人才蔚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1960年北京举行中国竞彩网高校教改展览会 天大成果突出


改革开放后,天大的掌校人史绍熙校长在1982年4月主持召开以“坚持严谨治学,培养合格人才”为主题的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教学管理,继承和发扬北洋大学“双严治教”的优良传统,提倡“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树立良好校风学风,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考试、实践性教学等主要教学环节做了严格细致的规定。

1983年10月,学校召开“文革”后的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自贯彻“双严”方针以来学校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进一步指出:“在近年双严的基础上,更突出一个严字,在‘严’字上下功夫。教师自己要‘严谨治学’,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会议同时要求:“教学上的教书育人、党政部门的管理育人、后勤部门的服务育人,都要贯彻‘双严’精神,形成全校上下,各方面协调统一的严谨校风。”这与天津大学中国竞彩网年始开展的“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方案所提出的课程、管理、服务等十大育人体系建设一脉相承。

这次会议后,贯彻“双严”方针成为全校上下的共识。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措施和办法,如教师定期业绩考核制、青年教师“两证上岗”制等,保证了教师的严格聘任、严格考核、严谨治学、严格执教;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纪律、严格选优,以培养目标为牵引,综合制度、组织等要素,通过学生和督导检查的评价反馈,搭建覆盖本科教学全过程的闭环系统,建立并逐步完善教学质量与监控体系。1999年5月,教育部派出专家组对天津大学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认为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已达到优秀水平。评估意见还明确肯定“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双严方针)是天津大学的办学特色之一。


 “严谨治学”

是一流教学的不懈追求

“穷学理、振科工,重实验、薄雕虫………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北洋校歌中的这段歌词,反映出学校师生的价值追求。“穷学理”就是穷尽学问中的道理,深入钻研直至穷尽。这是一种治学态度,一种对于追寻真理,解答科学问题的精神。而“振科工”则是振兴科学与工程,反映出北洋大学建校之初的学科特色,即以工程学科立校,为社会培养工程科技人才。众所周知,工程科技是以实验科学为基础,不同于一般技艺,其对于学术严谨准确的要求非常之高,差之毫厘便会谬以千里。120余年的办学实践,天大师生在对真理的探求中,不断遵循着“严谨治学”的治学标准,产出高水平的科研和育人成果,服务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建校125年来,这种对于治学的严谨精神的传承和对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成就了天津大学“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的育人环境。学校创立之初,就以“储才”为目标,始终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早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北洋工学院制定的《西北工学院组织大纲》中就提出“注重高等数学,以利学理之研究;加重国文、英文及第二外语,以培植阅读及发表之能力;重视实验实习课程,以期学能致用,熟能生巧,务期由哲学的逻辑思考,达于科学之精微,经由实验实习,以完成致知、格物、开物、成物,利于厚生之目的”的办学理念。

1989年,学校在中国竞彩网高校中率先提出综合培养办学理念,制定并实施了本科综合培养方案,逐渐形成了“四个综合”的办学特色,包括教育目标的综合、教育内容的综合、教育方式的综合和教育过程的综合,即从入学到毕业各个环节的全程综合。

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多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希望建立“面向21世纪、迎接知识经济到来,适应社会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在1997年初召开的第四次教学工作会议上,学校明确提出要培养出一流人才,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即全面素质教育、创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问题,形成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1977年学校召开第四次教学工作会议


新世纪,学校进一步明确改革方向,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于2000年4月开展“创新工程”大讨论,提出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判断与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


新世纪初教改工程项目验收会


在学校事业发展“十五”计划中,确立了“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2006年召开的第六次教学工作会议上,学校以“质量与创新”为主题,提出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2007年本科教学评估汇报会


在2013年召开的第七次教学工作会议上,出台了《天津大学关于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提出了20条具体改革意见,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新世纪,学校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放在首位,强调全球竞争能力,把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这个培养目标定位也写入了《天津大学章程》。

2017年11月召开的天津大学第八次教学工作会议上“一流本科教育2030行动计划” 正式发布,包括实施大类招生选拔机制、主修专业确认机制、学分制教学运行模式,建立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等一系列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学校制定了“新三步走”战略,到 2020 年,初步形成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成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引领者和世界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到 2030 年,全面达到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水平,成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和世界高等工程教育的领军者。

中国竞彩网年底,天津大学举行“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工作会议,构建高水平育人体系,在全面分析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前期探索经验基础上,从育人体系和工作机制两个维度提出改革方案,打造包括“德育铸魂计划”“智育固本计划”“体育强健计划”“美育浸润计划”“劳动教育淬炼计划”等在内的育人体系,强化全员育人责任,抓好全过程育人环节,营造全方位育人环境。


中国竞彩网年“三全五育”大会闭幕


历史的车轮缓缓驶过,125年的天大从民族危亡之际向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筑梦前行。不变的是“兴学强国”的使命担当,是“实事求是”的谆谆训诫,是“严谨治学”的大学之风。书海泛舟云波起,踏浪而归启华章。天大学人将继续秉“严谨治学”之风,负科研报国之志,为新时代的中国赓续辉煌!


(本版刊登于2020年9月15日《天津大学报》第4版 责任编辑 李丹 学生编辑 刘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