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不忘兴学强国使命——写在天津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

      2015-10-02       

《 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02日   04 版)

赵婀娜 宋雪峰

  “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随着浑厚激昂的《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校歌》在北京音乐厅响起,9月14日晚,以“兴学之路”为主题的纪念中国高等教育120周年原创交响合唱音乐会隆重举行。

  有着120年历史的天津大学,完整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她从早期仿照美国大学模式,到上世纪20年代向欧洲学习,再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全面学习苏联模式,改革开放以后开始中国大学特色发展道路的尝试。天津大学正在建设有天大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服务国家建设,做创新驱动的引擎

  2014年的中国南海北部,一场技术大比武正在进行。一台全身黄色、貌似小型鱼雷的机器被投入到中国南海北部1500多米深的海域。监测屏幕上不断传回各种数据,天津大学机械学院王树新教授科研团队的成员在紧张地记录。测试结束,这台由中国人自主研发、取名“海燕”号的水下滑翔机通过了全部海试项目,一举打破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

  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表示:“在天津大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已经成为全校上下的共识,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方向盘’。”

  2010年5月11日,中国石化天津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项目一次试车成功,投入正式运行。远在天大校园内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余国琮长舒了一口气。他领导的科研团队为该项目提供了关键技术的支持。余国琮说,永远忘不掉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在参观他的重水分离实验室时鼓励他的一句话:“现在有人想卡我们的脖子,为了祖国的荣誉,我们一定要生产出自己的重水,要争一口气!”

  “要争一口气!”中国化工全行业80%以上的精馏塔均采用了天津大学的新技术,其在炼油常减压精馏领域覆盖率达到了90%,同时在空气分离领域达到80%以上,有力促进了我国石化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天大人在工业结晶专利技术的突破使国产青霉素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求,还占据了60%的国际市场,地塞米松磷酸钠系列产品更是进入欧美高端市场,并占据50%的国际市场份额。

  天大人还把触角伸向中国竞彩网和海外,建立了43个校企联合中心,遍布9个省市的技术转移中心、5个区域研究院。天津大学主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元英进将它们总结为“政产学研用金”新模式。他说:“这种纵深体系,实现了人才链、学科链和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14年4月,一篇题为《天津大学摘掉“博导”光环》的新闻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天大人没想到,对研究生导师评定制度的一次改革会带来如此大的影响。

  这是天津大学推出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的内容之一。该校常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钟登华介绍,凡是具有博士学位的在岗教师均可申请招收博士生。哪年哪些人可以上岗招生,由基层学术组织自主决定。

  2015年初,又一次改革的“地震”发生在天津大学。《天津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审议稿)》文件下发给全校教师。以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建立终身教职体系为核心内容的改革方案跃然纸上。教学系列、教研系列、研究系列,每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分类管理体系;“非升即走”和“非升即转”的流转退出机制将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

  改革不能一蹴而就,改革需要先行先试。精仪学院,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体制试验区;管理与经济学部,试点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求是学部,实施工程教育改革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滨海工业研究院,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实验田;药学院,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化示范学院。

  试点学院的改革,被《国际高等教育》杂志评为“中国大学安静的革命”。这些改革成果将化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制度措施,为实现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培养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党建促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2003年5月,刚刚成立两年的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迎来一位女党总支书记冯翠玲。药学院是天津大学国际化试点学院,外籍教师多,文化差异大,党建基础薄弱,首任外籍院长对党的干部抱有很大成见,甚至有些刁难。

  冯翠玲没有退缩。她既坚持党的原则又注意工作方法,使党、政工作协调发展。为了能与外籍教师更好沟通,她自费参加英语辅导班;为了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她和辅导员一起报名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

  她的努力与付出深深打动了首任院长。新任院长杰伊·西格尔也说,“共产党的书记很重要!她让先进的治学理念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的领导下‘落地安家’,确保了学院10多年的平稳快速发展。”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说:“药学院良好的发展态势,说明坚持党的建设是正确的,党的领导是中国大学最鲜明的特色。”

  由于历史原因,天津大学工科实力雄厚,文科基础薄弱。如何在大学中传承中华文化血脉,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天津大学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

  2005年,一座融合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和中国古老文化气息的现代书院在天津大学落成,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冯骥才成为这里的主人。在这里,他开始了“对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的一切民间文化,地毯式地考察”。

  这里建有三个国字号的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中国民间美术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研究中心。自2002年以来已有26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这里学习、工作并完成学业,成为在中华大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火种。而展示着数千件中国传统文化珍存的书院,成为天大学子心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圣殿。

  夜已深,月正明。《大学》的旋律回荡在北京音乐厅的上空,《第一交响曲》让人们记住了中国高等教育120周年的光辉岁月。不忘“兴学强国”的使命,延续中华文化血脉,坚持党的建设,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天津大学已经走出一条有天大特色的兴学之路。

人民日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5-10/02/nw.D110000renmrb_20151002_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