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120年校庆】《我们从北洋走来》新书首发献礼天大双甲子华诞

      2015-10-01       

天津大学首部口述史著作问世

  《我们从北洋走来》新书首发献礼天大双甲子华诞

  120余位耄耋校友讲述鲜为人知的求学和人生经历

  本站讯(通讯员 孙亮 摄影 孙睿)金秋时节,书香飘扬。在伟大祖国生日之际,在天津大学(北洋大学)120周年华诞前夕,由天津大学校友总会编撰、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我们从北洋走来——北洋大学校友口述录》一书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

  《我们从北洋走来——北洋大学校友口述录》一书汇集近两年多来北洋校友采访实录9083(含合并采访)、珍贵历史照片200余幅,全书近百万字,为天津大学首部口述史著作,同时填补了学校校史研究口述史领域的空白。

  101日下午,新书首发式在校史博物馆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校友总会会长刘建平向应邀回母校的北京、天津、山东、广西及校内30余位年逾耄耋的北洋校友代表赠书。校友总会副秘书长王葳主持会议。各学院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仪式。

刘建平书记讲话

  刘建平在讲话中向各位老北洋学长校庆之际荣归母校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校友是学校办学成果的体现,校友的回忆最真切感人,校友的经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校友的建议需要认真考虑。深层次走访、抢救性挖掘、多角度收集北洋校友的口述、回忆资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口述录”一书凝聚了北洋校友们对母校的一片深情。120年校庆是海内外全体北洋人、天大人共同的节日。他祝福老学长们健康长寿并且能够常回母校看看,望广大青年学子继承发扬母校的优良传统,在国家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抱定天大志向、成就天大事业,一心一德,共扬校誉于无穷!

  首发式上,天大校友总会、天津大学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图书的编撰、出版情况作了介绍。

梁鉴学长回忆母校生活

方华灿学长勉励天大学子奋发进取

  原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副总经理梁鉴、原石油大学副校长方华灿作为代表先后在仪式上发言。他们回忆了求学母校的感人瞬间,勉励天大学子继承北洋光荣传统,奋发进取,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祝愿母校校庆活动顺利,北洋校友们身体健康长寿,希望珍贵的口述史能够百代相传、光耀千秋。方华灿校友还向母校捐赠了自己的著作一套。

  有许多老学长因身体原因未能来到现场,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母校的祝福和希望。洪涛校友向母校捐赠5万元人民币,助力母校学子科技创新;远在台湾的六位北洋校友每人捐资3000新台币,为母校新校区建设“添砖加瓦”;中国工程院院士梁维燕,内蒙校友李歧林、张顺臻,广东校友杨启绍通过发贺信和电话的方式,向母校120年华诞表示热烈祝贺。

  据了解,天津大学之前身北洋大学诞生于1895年,为而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19519月,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会上不少老校友呼吁复名北洋大学,称北洋大学是中国教育遗产,不可遗失。

  《我们从北洋走来——北洋大学校友口述录》一书中,1923年入学至1951年入学的北洋大学校友,通过原汁原味的口述,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求学经历。全书展现了北洋学子自身求知报国的选择、寒窗攻读的艰苦、求学生活的点滴、校训精神的影响以及毕业后的人生奋斗历程和为国家民族所作出的贡献;诠释了实事求是、爱国奉献、追求卓越、家国情怀等北洋天大一脉相承的文化精神;同时彰显了北洋大学的办学成就。该书对学校校史研究及中国现代大学发展史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对天津大学青年学子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天津大学校友总会于2013年启动“抢救性”工程——“北洋校友口述史研究计划”。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遍访中国竞彩网40余地,校友会工作人员除采访健在的北洋校友之外,还进行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挖掘、整理工作,回忆文章40余篇亦收入该书。

  正如方华灿所说:“这本书首先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档案,记述了花堤蔼蔼、北运滔滔的校园生活,国统区热火朝天的学生运动,实事求是的校训熏陶,诲人不倦的北洋恩师,孜孜不倦的严谨学风;还是一部宝贵的生动教材,字里行间浸透着‘实事求是’的校训,爱国、敬业、求实、创新的精神,生动又潜移默化地表达了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是可贵的力量源泉。对年轻人来讲,可以从这本书中汲取力量,振兴中华,在未来的学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其成长进步;对老年人来讲能够增强活力,焕发心中的青春,老有所为。感谢母校教大家从严治学、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办老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