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校庆】反哺之情 蔚然成风
2015-10-09
香港校友会捐赠校徽石 于秀兰摄
江西校友会捐赠天柱瓶 于秀兰摄
校友刘毅捐资6000万元 于克建摄
文/朱宝琳
2015年的夏末秋初,中国最古老的现代大学天津大学,正式启用了她的北洋园新校区,并以仪式迎接了最年轻的2015级新生。
学生们陆续发现,校区既是崭新的,也是悠久的,因为偶然中路过的一石一木上,可能就标记着某一届校友的年份。
天南海北的学子汇集到天大,他们还发现,自己离家乡很远,可是也很近,因为无意中触摸的文化小品,正是从千里之外的家乡被精心送到这里来的。
他们一方面觉得自己尚年少,另一方面又时常勾勒未来的模样——许多学长在取得成就之后,捐资回馈母校的教育事业,让学弟学妹们有更好的条件实现理想。年轻的学子们,也总是接力似的期望着,自己将来有一天能和他们一样,学有所成,再回来为同学少年添一双翅膀。
有人说,天大人对母校的拳拳关注、对国家社会的无私反哺,如同清泉般滋润着这座巍巍学府。
“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可以存在500年以上,那就是教堂和学校。”天津市仁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生毕业于天津大学的马如仁校友多次表示,“支持教育大业、积聚精神财富是企业回报社会的有益方式”。企业的收益会波动,但马如仁捐资助学的心愿始终如一,他将部分个人收入所得拿出,为教育事业出力。
为了鼓励学生走出国门,到顶级高校、研究所进行研修,天津大学特设“至善贷学金”项目,支持优秀本科生在学费减免、其余部分自筹的“半奖”资助下出国直接攻读博士生。马如仁捐资人民币800万元,向“至善贷学金”项目注入第一笔资金。
10月1日,天津大学收到了近年来最大金额的单笔捐款6000万元人民币。这笔资金由天大精仪学院1985级校友刘毅捐赠,也将注入“至善贷学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校友们的慷慨回馈,寄托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最高敬意。
“亲民”一词的直接含义是“使人新”。投入“创新基金”培养创新人才,逐渐成为校友们资助学生成长的新主题。
几年前,刘毅在精仪学院设立了九安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基金,支持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精仪学院成立了九安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搭建了全新的自主科研实践平台。
奖学金叫“创新”者多,助学金叫“创新”则鲜见。2010年,天津大学1988级化学工程系校友郑东在母校设立“郑东校友创新助学金”。郑东说,助学金强调“创新”,一方面是要建立起系统化的助困机制,另一方面则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该助学金向学生提供3年的资金支持。郑东说:“学生大三时我鼓励他们积极去做勤工助学和社会实践,希望这套机制引导他们最终在‘自己做’的过程中锻炼出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年前,郑东向母校捐赠了“郑东校友教育基金”5000万元人民币,他说:“学生之于母校犹如孩子之于父母,我们孝敬双亲,也会感恩母校。”
感恩母校的心意,并非用数字来衡量。
北洋大学时期的老学长洪涛今年88岁了。他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仍住在老式的没有装修过的房子里。建校120周年,他拿出积攒的5万元钱,愿望是在母校设立一项助学金,专门帮助“特别困难的学生”。河南的校友李改生70多岁了,他从60多岁时起,每年捐赠一笔和母校年龄一样的数额,已坚持多年。
天津大学校友与基金事务处处长李秀民说:“学长、校友们的情怀,让我们的心灵也越来越高尚、越来越净化。”
校园中有形的实物,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凝聚着校友们对母校深厚的情谊与殷切的期盼。天津大学香港校友荣智健先生为学子们出资购买了大量物资,如电脑设备等,加上现金捐赠,共计5000万元为支持新校区建设。截至10月2日,有1.3万人次的校友参与了捐建,实物捐赠370件,价值超过3亿元,现金和实物累计超过5亿元。
图书馆、校徽石、天柱瓶……校友们期望,实物能承载他们对母校的情感,传承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文化。精神不改,情怀不灭。
120周年校庆当天,天津大学隆重举行了校友林落成典礼,院士、校领导、多地校友会的代表齐聚一堂。不同年龄、不同地方的校友们共同祝愿,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就如这校友林中的树木,英华卓荦、桃李满园。
对于这所经历了三个世纪的学府来说,校友林象征着各地校友与母校的情谊枝繁叶茂、万古流长。
对于校园里年轻的莘莘学子而言,学成之后反哺教育事业的理念和行动,也将如郁郁葱葱的校友林那样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