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天大 > 正文

中国教育报头版:赛场内外,他们格外美丽——记第十三届全运会上的高校志愿者

      2017-09-14       

《中国教育报》 2017年09月12日 01版

  他们是高校里的学生、教师。在天津刚刚落下帷幕的第十三届全运会上,他们多了一个特殊的身份:志愿者。

  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甚至牺牲整个暑假进行训练,只为了把最美好的形象、最精彩的表演、最优质的服务呈献给来参加、观看这一体育赛事的所有人。

  他们用汗水和微笑写下四个大字:无怨无悔。赛场内外,他们格外美丽。

  8月27日21时,全运会开幕式文艺展演部分开始,水滴体育场6万名观众座无虚席。第一篇章第三个节目《龙舟竞渡》,演员们气势磅礴的表演赢得雷鸣般的掌声。作为全运会唯一一名高校青年教师志愿者,天津师大服装表演专业教师高振宇毛遂自荐,参加了这个节目的训练。

  高振宇清晰地记得,大家第一次进水滴体育馆排练时的兴奋心情。然而,他们没想到,前方阻力重重。龙舟开动时,演员们根本无法控制重心,更别提做动作了。后来,道具工作人员把龙舟刨了一个个“坑”出来,这样大家可以坐在龙舟上,腿固定在龙舟下面的金属杠上。但是,龙舟座位与腿相接触的地方非常粗糙,一次训练下来,大部分男生的小腿肚子都被硌出了血痕。为了节目的效果,大家咬着牙坚持训练,几乎每个人的大拇指根都被磨掉了一层皮。

  然而,当站在全运会开幕式表演场地上的时候,一切痛苦的记忆都烟消云散。龙舟节目第一个动作划下去后,观众的呐喊声给演员们带来神奇的力量。那天晚上,高振宇发了一条朋友圈:“当看见数万名观众冲着我们的方向欢呼,全身都充满了无限的能量……”

  与表演志愿者不同,后勤志愿者都是幕后英雄。

  后勤志愿者、南开大学学生孔航的一天是从等待开始的。每一天的清晨和傍晚,孔航和他的后勤伙伴们提前把物资搬到训练场,等待着演员大部队的到来。晚上10点排练结束,演员们陆续离开,他们再把水桶、简易饮水器收起,把操场清理干净,在夜色中回到寝室。

  场地承担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2000余人的训练任务。“我们没有人抱怨过酷热和辛苦,后勤就得给同学们解决问题。”孔航说这番话时,俨然一副“时刻准备着”的模样。

  保证赛场上运动员的发挥不受或者少受外界影响,是全运会场地志愿者的职责。

  天津大学研究生任彬是一名场地志愿者。在海河教育园体育中心,他与另外24名同学主要负责体操馆的场地控制。每天,他们要在每场赛事开始前一个小时左右到岗,从运动员入场、比赛到赛后疏导,25名志愿者分为三组协作控场。

  “要控制场内人员数量,对运动员、带内场证的志愿者及工作人员进行严格限制,每队教练不超过三人进入内场;还要控制媒体记者的采访,不能让他们影响运动员发挥。还有一项工作内容是赛后颁奖仪式,我们需要在比赛完导播切换不到3分钟时间内,将颁奖台在体操馆布置好,这是比较考验团队协作的一项工作。”

  比其他志愿者幸福的是,场地志愿者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能相对近距离地观看比赛。正因为这样,对于运动员的努力、赛场的紧张,任彬有了真切体会。“运动场上的胜利,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胜利。”任彬说。

  作为媒体志愿者,天津理工大学学生王旭媛的工作是记录。当时间的指针指向21点,场灯关闭,体育场逐渐宁静。只有一间静得只有点鼠标敲键盘声音的房间,灯还亮着,媒体志愿者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无私奉献”,是志愿者们共同的精神坐标。正如一名摄影志愿者所说:“画面里没有我,但我知道相机后面那个人是我,我把他们的状态都留在了相机画面中,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他们的身影,我很自豪。”(本报见习记者 陈欣然)

  中国教育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7-09/12/content_485280.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