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天大 > 正文

2023第五届红叶季 秋色撩人充满诗意

      2023-10-25       

本站讯(通讯员 杨扬)天津大学春有海棠,秋有红叶,最美的红叶就在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每年秋意深浓时在冯研院举办的“红叶季”,已成天津大学秋天富有诗意的人文传统。10月22日下午,以满墙翩跹的红叶作为“秋天的名片”,由冯研院主办,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协办的2023第五届红叶季在冯研院如约而至。

今年的红叶季将往年的各种创意进一步发挥,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冯骥才先生还特地题诗一首:“红叶有情物,年年必惠临,校园四时美,秋来最撩人。”天大师生相聚在这撩人的校园秋色中,共同度过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下午。

水上诗歌音乐会致敬“诗魂”

2020年第二届红叶季,适逢天津大学125周年校庆和冯研院15周年院庆,澄心池上第一次搭起舞台,一台文艺界名人荟萃的“双庆诗歌音乐会” 令人难忘。今年红叶季又一次搭起水上舞台,不仅有红叶、碧水、翠竹、锦鲤相映成趣的天然布景,还多了两只黑天鹅和一群野鸭绕台嬉游,与人合鸣。

整场诗歌音乐会以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融汇了古今中外的诗意。著名主持人赵普特地赶来红叶季,不仅主持诗歌音乐会,还解读并朗诵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传达出诗人潇洒豁达的人生境界。

天津交响乐团钢琴家张乐独奏一曲柴可夫斯基《四季·十月秋之歌》,带来西方古典音乐里秋的静谧之美。一袭红衣的世界太极拳冠军于萌萌,则用刚柔并济的太极拳展示出中国武术动若秋风、静若秋水的韵味。

“非遗”也来到了红叶季的舞台。国家级非遗苗族多声部民歌的传承人们从贵州远道而来,一曲“飞歌”《姊妹情深》,令观众的心跟着飞到黔东南的深山林海、梯田村寨。与原生态的苗族飞歌形成对比的是非遗时装展示《布上青花》,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元新设计的服装,经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系学生们的展示,让人看到传统竟可以如此时尚而诗意地走进现代生活中。

更多天大师生也登上这块梦幻舞台一展才艺。艺术教育中心教师郝音独唱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那首著名的咏叹调《美妙的时刻将来临》,余音绕梁的抒情歌声为诗歌音乐会开场。天津大学主持人联盟、北洋之声广播站五名学生代表,以声情并茂的朗诵,把古今吟咏秋天、抒发秋兴的诗文作为《秋天的礼物》送给大家。北洋军乐团用萨克斯五重奏的形式,演绎肖斯塔科维奇浪漫的《第二圆舞曲》。北洋舞蹈团的古典双人舞《湘君湘夫人图》,用肢体语言把楚辞里“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的诗句,化作唯美的画面。

诗歌音乐会还有一位特殊的观看者——驻立澄心池畔、远眺水上舞台的徐志摩铜像。2015年冯研院成立10周年之际,冯骥才先生邀请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雕塑家商长虹教授创作了这尊铜像,希望借此将天大师生和一百年前的北洋师兄、诗人徐志摩衔接起来,贯通老北洋的文脉,留住“诗魂”。于是,每年的红叶季还有一个主题便是向徐志摩致敬。

今年的红叶季诗歌音乐会,特地彰显了这一点。除了《秋天的礼物》诗文朗诵里有徐志摩描写秋天的诗歌《私语》之外,还邀请天津音乐学院教授唐甜甜演奏奥地利小提琴家克莱斯勒自己作曲的《中国花鼓》。1923年,徐志摩曾一手促成克莱斯勒在北京的演奏会,而这首《中国花鼓》正是当时的演出曲目。北洋合唱团也精心挑选了两支歌曲,一首林徽因纪念徐志摩的《别丢掉》,一首徐志摩脍炙人口的名诗《再别康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气球在歌声中飞起,演出也在诗意里结束。

随后,冯骥才先生、商长虹教授与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等嘉宾一起,带着老师同学们向徐志摩献花。在诗人铜像前,冯先生说:“这不是一尊普通的名人雕像,而是一个诗魂。因为诗人在这里,当微风吹过,红叶窸窣,水波粼粼,这里的一切都有了诗意。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浪漫的情感,不能没有诗。诗能给生活以精神的温暖和善意。”在冯骥才先生看来,大学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视野开阔、心灵开阔,而理工科高校的美育尤其重要。“致敬徐志摩,并不是要你们当诗人,而是要让你们重视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生活多一点诗意,多一点美。”

多彩活动激发创意与感悟

除了诗歌音乐会,今年红叶季还有“写给明天的自己”、红叶诗画廊、打卡红叶墙、红叶手作、红叶画集阅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能尽情参与。

从院角的铁门“穿梭秋光”,走向青年湖畔,回身一抬头,准会被冯研院的后墙震撼——这面墙藤叶茂密色彩斑斓,被誉为“秋天的调色板”。这面“秋天的调色板”下, “红叶手作区”格外热闹,大家围聚在一起,用红叶拓印叶脉画,压制书签,题写诗句,加盖印章,把自己的想象和创意留在花笺上,也给自己留下秋天的纪念。

“写给明天的自己”是从第三届红叶季开始新增的一个备受欢迎的活动。同学们领取了精美的心愿卡之后,可以写下自己未来几年的期许、愿望、向往和小目标,装进信封,投进标有年份的信箱,待将来那一年的红叶季再来取回,看看自己成长了多少,愿望是否已经实现。今年,“2023”信箱的信件穿越时光抵达。红叶季前,“学生公证员”全程监督见证了开箱和信件整理工作。活动现场,许多同学都如愿领取到了自己的信。更多人围在心愿台前,奋笔疾书,写给明天的自己。这样一种浪漫的“行为艺术”,不仅能帮助青年学子们留住时光带给自己的一份充满情感的纪念,还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人文教育,不断启发他们对自我和人生的追求、认识及感悟。

红叶“国旗”凝聚家国情怀

今年红叶季,一进冯研院的大门,低头便能看见草地上有一面红叶拼成的“国旗”,旁边的说明牌写着:这里复刻的是中国竞彩网年首届红叶季结束当晚,学院门口不知由谁拼成的“国旗”。那年大家第一次相聚红叶季,度过一个难忘的下午,人群散去后,路灯亮起,冯研院的老师们在下班时,忽然惊喜地发现学院门口摆着一面特殊的“国旗”,不知是哪些同学用红、黄两色落叶拼成。

提到那段往事,冯骥才先生动情地说:“那一面红叶‘国旗’是参加红叶季的学生们动了感情,自发做的。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艺术品,这是只有红叶季才会有的艺术品。这面红叶‘国旗’体现的是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爱,对校园的爱,和在此之上产生的一种更高的境界,那就是家国的情怀。就像徐志摩留下‘诗魂’,中国竞彩网年做红叶‘国旗’的学生们肯定已经毕业了,但他们也留下了一种魂,是爱美的魂,爱校园的魂,爱大自然的魂,更是家国情怀的魂。希望今后的红叶季,大家也年年来参加。希望同学们毕业之后,不会忘记红叶季带来的美好的、诗意的生活。”

(编辑 刘晓艳 王淑敏)